“流落人間柳敬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流落人間柳敬亭”全詩
江南多少前朝事,說與人間不忍聽。
作者簡介(毛奇齡)

毛奇齡(1623—1716)清初經學家、文學家,與兄毛萬齡并稱為“江東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齊于,號秋晴,又號初晴、晚晴等,蕭山城廂鎮(今屬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學者稱“西河先生”。明末諸生,清初參與抗清軍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時薦舉博學鴻詞科,授檢討,充明史館纂修官。尋假歸不復出。治經史及音韻學,著述極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經集、史集、文集、雜著,共四百余卷。
《贈柳生》毛奇齡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柳生》是清代詩人毛奇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流落人間柳敬亭,
消除豪氣鬢星星。
江南多少前朝事,
說與人間不忍聽。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柳生敬亭的贈詞,描繪了柳生敬亭在塵世間的境遇和遭遇。柳生敬亭原是一位有著豪氣和抱負的人,但現在卻流落在塵世之中,失去了昔日的壯志豪情。詩人通過描述柳生敬亭的遭遇,表達了對往昔輝煌時光的懷念和對柳生敬亭身世的同情之情。詩人認為這些關于江南前朝的事情,如果向人間的普通人講述,他們可能無法忍受聽到這些曾經輝煌卻已逝去的故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勾勒出了柳生敬亭從昔日的豪情壯志到如今的落魄境地。通過描寫柳生敬亭消磨豪氣的歲月,詩人表達了對人生變遷和命運無常的思考。柳生敬亭的流落和消沉成為了詩人表達對歷史變遷和人事滄桑的一種象征。他揭示了曾經輝煌的歷史和過去的事跡,在現實中已經無法再得到應有的珍視和關注。
此外,詩中的江南多少前朝事,透露出詩人對歷史的重視和對過去輝煌時代的向往。他認為這些故事是如此珍貴而又令人痛心,因為它們已經成為了過去,無法再被人們體會和感受。整首詩以簡練的筆觸、深沉的情感和對歷史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變遷和歷史滄桑的關注,以及對那些曾經輝煌卻已逝去的故事的懷念和不舍。
綜上所述,《贈柳生》這首詩詞通過對柳生敬亭流落人間的描繪,表達了對往昔輝煌時光的懷念、對人生變遷和命運無常的思考,以及對歷史的關注和珍視之情。
“流落人間柳敬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liǔ shēng
贈柳生
liú luò rén jiān liǔ jìng tíng, xiāo chú háo qì bìn xīng xīng.
流落人間柳敬亭,消除豪氣鬢星星。
jiāng nán duō shǎo qián cháo shì, shuō yú rén jiān bù rěn tīng.
江南多少前朝事,說與人間不忍聽。
“流落人間柳敬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