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閑性所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安閑性所便”全詩
久依鄱水住,頻稅越人田。
偶俗機偏少,安閑性所便。
只應君少慣,又欲寄林泉。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歸弋陽山居,留別盧、邵二侍御》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歸弋陽山居,留別盧、邵二侍御
渺渺歸何處,沿流附客船。
久依鄱水住,頻稅越人田。
偶俗機偏少,安閑性所便。
只應君少慣,又欲寄林泉。
中文譯文:
遠遠歸何處,沿著河流依附客船。
長期依偎鄱水居住,常常繳納越人的田賦。
偶爾陷入世俗機關的事務,但少有所趣,寧靜隨性。
只有你應該少有坐慣的軌跡,又想寄托心靈于林泉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長卿給盧、邵二位侍御寫的離別詩。詩中表達了劉長卿將要離開弋陽山居,與盧、邵二位侍御分別的心情。
詩人用“渺渺歸何處,沿流附客船”來形容自己的歸程,意為遠處的目的地無法預知,只能順流而下,寄宿在陌生的客船上。這種無奈和迷茫的心情讓人感到無助和不安。
接下來,詩人表達了自己長期居住在鄱水流域的心境。“久依鄱水住,頻稅越人田”描述了詩人對這片土地的依賴和對本地人的貢獻,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這片土地的情感和留戀。
最后兩句“偶俗機偏少,安閑性所便。只應君少慣,又欲寄林泉”,表達了詩人舍棄了世俗機關的瑣事,追求安靜和自由的心態。詩人認為,只有他們這種久居山野的人才知道怎樣享受寧靜和恬適,并希望將自己的心靈托付于林泉之間,追求更高層次的境界。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離別時無奈和不安的情緒,也表達了詩人對山野生活和寧靜環境的向往。同時,通過描寫詩人對此地的依賴和執著,也顯示出詩人對人情世故的疏離和對自由生活的追求。
“安閑性所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ī yì yáng shān jū, liú bié lú shào èr shì yù
歸弋陽山居,留別盧、邵二侍御
miǎo miǎo guī hé chǔ, yán liú fù kè chuán.
渺渺歸何處,沿流附客船。
jiǔ yī pó shuǐ zhù, pín shuì yuè rén tián.
久依鄱水住,頻稅越人田。
ǒu sú jī piān shǎo, ān xián xìng suǒ biàn.
偶俗機偏少,安閑性所便。
zhǐ yīng jūn shǎo guàn, yòu yù jì lín quán.
只應君少慣,又欲寄林泉。
“安閑性所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