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將眉里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將眉里翠”全詩
還將眉里翠,來就鏡中舒。
分類:
作者簡介(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唐太宗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后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為后世明君之典范。廟號太宗,謚號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葬于昭陵。
《賦得臨池柳》李世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賦得臨池柳》是唐代皇帝李世民所作,以下為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曲岸垂絲柳陰聚,波紋移動水面稀。
柳枝如同眉上翠,映照在鏡中散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皇帝臨池時眺望的景色,他將自然景色與人物形象相結合,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柳樹倒映在水面上,岸曲的柳枝在空氣中投下陰影,給人一種涼爽、寧靜的感覺。詩中的“眉上翠”指代柳的枝葉翠綠,與作者自己的眉毛相呼應,進一步突出了柳樹的美麗。此外,作者還提到柳樹的倒影如同散落在鏡子中,暗示出鏡中之景,將美景映照出來,給人以美好的心境。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柳樹在池中的景色,展現了李世民對自然景物的敏銳觀察和細膩描寫能力。他通過生動的詞語和意象,將讀者帶入到柳樹陰影下一起感受涼爽的池邊風景。這首詩并非只是簡單地描寫自然景觀,更具有抒情之意。作者通過將自然景物與人的外貌和鏡中之景相聯系,使詩歌中融合了詩人的情感和自然景色,以及美的傳達。這首詩展現了美感和情感的綜合,將自然景物中的美與人的情感融為一體,體現了李世民對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體驗與領悟。
“還將眉里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dé lín chí liǔ
賦得臨池柳
àn qū sī yīn jù, bō yí dài yǐng shū.
岸曲絲陰聚,波移帶影疏。
hái jiāng méi lǐ cuì, lái jiù jìng zhōng shū.
還將眉里翠,來就鏡中舒。
“還將眉里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