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想東林禪誦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憶想東林禪誦處”全詩
落日獨搖金策去,深山誰向石橋逢。
定攀巖下叢生桂,欲買云中若個峰。
憶想東林禪誦處,寂寥惟聽舊時鐘。
分類:
作者簡介(劉長卿)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后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送惠法師游天臺,因懷智大師故居》劉長卿 翻譯、賞析和詩意
翠屏瀑水知何在,
鳥道猿啼過幾重。
落日獨搖金策去,
深山誰向石橋逢。
定攀巖下叢生桂,
欲買云中若個峰。
憶想東林禪誦處,
寂寥惟聽舊時鐘。
中文譯文:
碧波翠綠的瀑布水從翠屏山上流淌,
鳥兒的小徑上猿猴聲聲啼叫。
落日西下,惟獨搖搖著金鐙向前行,
深山里有誰前來經過石橋。
立定攀爬巖石下的叢生桂樹,
想要購買云中那座高峰。
回憶起東林禪院的誦經之處,
寂寥之中唯有聽到舊時的鐘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劉長卿送別惠法師游天臺的作品,詩中抒發了對惠法師游歷名山大川的贊嘆之情,同時也表示了作者對因懷智大師而思念東林禪院的感慨。
詩中出現的“翠屏瀑水”和“鳥道猿啼”描繪了天臺山腳下綠樹茂盛、瀑布流瀉的美景,以及山間猿猴的嘶叫聲,給人以山水清幽的感覺。
接著,詩人描述了落日下山的景象,形容夕陽如金鐙一般揮動,給人一種壯麗的感覺。而深山之中有石橋,作者將自己的思緒投射到未來的旅人身上,思考誰會從這座石橋上經過,增添了神秘感和故事性。
最后兩句詩描繪了作者在回憶中,想起了東林禪院的誦經之處,時光靜好,除了一些寂寥之外,唯有舊時鐘聲回蕩耳畔,突顯了作者對往事的思念和對禪宗修行的向往。
整首詩描繪了美麗的自然景色和寂靜的禪修環境,融入了作者對禪修的敬仰和對往事的思念之情,給人以靜謐、寧靜的感受。同時也抓住了人們對自然、宗教和過去的向往,具有一種超脫塵俗的意境。
“憶想東林禪誦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uì fǎ shī yóu tiān tāi, yīn huái zhì dà shī gù jū
送惠法師游天臺,因懷智大師故居
cuì píng pù shuǐ zhī hé zài, niǎo dào yuán tí guò jǐ zhòng.
翠屏瀑水知何在,鳥道猿啼過幾重。
luò rì dú yáo jīn cè qù,
落日獨搖金策去,
shēn shān shuí xiàng shí qiáo féng.
深山誰向石橋逢。
dìng pān yán xià cóng shēng guì, yù mǎi yún zhōng ruò gè fēng.
定攀巖下叢生桂,欲買云中若個峰。
yì xiǎng dōng lín chán sòng chù, jì liáo wéi tīng jiù shí zhōng.
憶想東林禪誦處,寂寥惟聽舊時鐘。
“憶想東林禪誦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