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校書著作頻詔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校書著作頻詔除”出自宋代黃庭堅的《戲呈孔毅父》,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jiào shū zhù zuò pín zhào chú,詩句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校書著作頻詔除”全詩

    《戲呈孔毅父》
    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
    文章功用不經世,何異絲窠綴露珠。
    校書著作頻詔除,猶能上車問何如。
    忽憶僧床同野飯,夢隨秋雁到東湖。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頭像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戲呈孔毅父翻譯及注釋

    翻譯
    像我這等靠執筆寫文章過活的人,生來就沒有封侯拜相的命了,那位孔方兄早向我發出了絕交的文書。
    我以筆墨謀生,博取功名利祿,鉆研不息的文章,但沒有經邦治世的功用。我縱有“經天緯地”的才華,文章也被人視為無益于世,跟蜘蛛網上綴著的露珠又有何兩樣。
    朝廷下詔將我召入京城,卻隨意封我一個校書郎、著作郎這樣位卑言輕的職務,我也只能登上馬車問候別人身體怎么樣了。
    突然想到與你同在江西之時,同宿僧寺,同桌而餐,雖清貧但愜意無窮。做這貧苦清寒的官,還不如你我在夢中隨那南飛的秋雁,回到東湖,過那自由悠閑的歸隱生活啊。

    注釋
    ⑴孔毅父:即孔平仲,字毅父,臨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治平二年進士。黃庭堅好友。
    ⑵管城子:即毛筆。
    ⑶食肉相:即封侯之相。據《后漢書·班超傳》記載,看相的人曾說班超“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后來班超投筆從戎,立功西域,果然封侯。
    ⑷孔方兄:即錢。古時的銅錢中有方孔,故有此稱,語出魯褒《錢神論》:“親愛如兄,字曰孔方”,暗含鄙視與嘲笑之意。
    ⑸絕交書:嵇康有《與山巨源絕交書》。這里借指與錢財無緣。
    ⑹經世:治理社會。
    ⑺絲窠[kē]:這里指蜘蛛網。
    ⑻校書:即校書郎,舊章校勘書籍。
    ⑼著作:即著作郎,舊掌編撰國史。
    ⑽詔除:朝廷下令拜官授職。
    ⑾問何如:近來身體怎么樣。
    ⑿東湖:在江西南昌市東南。

    戲呈孔毅父賞析

      開頭兩句就寫得很別致。韓愈的《毛穎傳》將毛筆擬人化,為之立傳,還說它受封為管城子。作者不明說自己靠著一支筆桿子立身處世,既升不了宮,也發不了財,而是精心選擇了四個本無關聯的典故,把它們巧妙地組合到一起,構成了新穎奇特的聯想。筆既然稱“子”,就可以食肉封侯;錢既然稱“兄”,也就能夠寫絕交書。他將自己富貴無望的牢騷,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出來,非但不顯得生硬,還產生了諧謔幽默的情趣。

      三四句承上作進一步闡述,將自己未能博取功名富貴的原因歸咎于文章無益于世,表面看來是自責,實際上以反語暗指文章不為世人賞識,在自嘲中寓有自負的意味。絲窠綴露珠,用清晨綴附于蛛網上閃閃發亮的露水珠子,來比喻外表華美而沒有堅實內容的文章。構想新奇動人。

      五六句轉入當前仕宦生活的自白。這兩句詩不單純是記實,同時也在用典。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中談到,梁朝全盛之時,貴家子弟大多沒有真才實學,卻擔任了秘書郎、著作郎之類官職,以致當時謠諺中有“上車不落則著作,體中何如即秘書”的諷刺語。這里套用成語,說他受任校書郎、著作郎的職位,也跟梁代那些公子哥兒們一樣,僅能登上車子問候別人身體如何罷了。詩意表面上說他尸位素餐,其實是對于碌碌無為的官場生涯的不滿。

      仕宦既不如意,富貴又無望,于是逼出了最后兩句的追思。這是詩人在內心矛盾解脫不開的情況下所能想到的唯一出路。不直說退隱,卻寫對往事的追憶,也給詩篇結尾添加了吞吐含茹的風韻。

      這首詩抒寫不得志的苦悶,卻采用了自我嘲戲的筆調,感情上顯得比較超脫,而詩意更為深曲。不明了這一點,反話正聽,把作者真看成一個對功名事業毫不嬰心的人,則會誤解這一詩篇。文字技巧上的最大特點是善用典故,不僅用得自然貼切,還能通過生動的聯想,將不同的故事材料串聯組合起來,形成新的意象,取得了出奇制勝的效果。

    戲呈孔毅父創作背景

      《戲呈孔毅父》這首詩是作者元祐二年(1087年)在京任著作佐郎時所作。

      黃庭堅一生政治上不得意,所以常有棄官歸隱的念頭,而有時還不免夾帶一點牢騷。黃庭堅與孔毅父本為同鄉,今又同事,這首贈詩就因兩人關系較親密,故題頭冠一“戲”字,也通過自我解嘲的方式來抒寫政治上不得志的苦悶。

    “校書著作頻詔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chéng kǒng yì fù
    戲呈孔毅父

    guǎn chéng zi wú shí ròu xiāng, kǒng fāng xiōng yǒu jué jiāo shū.
    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
    wén zhāng gōng yòng bù jīng shì, hé yì sī kē zhuì lù zhū.
    文章功用不經世,何異絲窠綴露珠。
    jiào shū zhù zuò pín zhào chú, yóu néng shàng chē wèn hé rú.
    校書著作頻詔除,猶能上車問何如。
    hū yì sēng chuáng tóng yě fàn, mèng suí qiū yàn dào dōng hú.
    忽憶僧床同野飯,夢隨秋雁到東湖。

    “校書著作頻詔除”平仄韻腳

    拼音:jiào shū zhù zuò pín zhào chú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校書著作頻詔除”的相關詩句

    “校書著作頻詔除”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校書著作頻詔除”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校書著作頻詔除”出自黃庭堅的 《戲呈孔毅父》,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