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馴迎且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犬馴迎且吠”全詩
櫻熟施魚網,桑空臥竹梯。
枯枝禽啄折,野草鹿眠低。
屋后登山路,牛欄更向西。
分類:
作者簡介(葉紹翁)

葉紹翁,南宋中期詩人,字嗣宗,號靖逸,處州龍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本姓李,后嗣于龍泉(今屬浙江麗水)葉氏。生卒年不詳。曾任朝廷小官。其學出自葉適,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與真德秀交往甚密,與葛天民互相酬唱。
《田舍小憩》葉紹翁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田舍小憩》是宋代詩人葉紹翁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農村田園景色中的一幕,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寧靜、樸素的鄉村生活。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犬馴迎且吠,兒小笑還啼。
櫻熟施魚網,桑空臥竹梯。
枯枝禽啄折,野草鹿眠低。
屋后登山路,牛欄更向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和農村生活為背景,通過描繪一系列生動的畫面,展現了田園生活的寧靜和宜人之處。
首先,詩中描述了一只溫順的犬迎接著并吠叫著,展示了詩人家中的寵物犬對主人的熟悉和友好。接著,詩人提到孩子們在玩耍中發出的笑聲和哭聲,展示了農村中孩子們天真無邪的歡樂和情感表達。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櫻桃成熟的場景,用魚網來保護櫻桃,展示了人們對果實的珍惜和努力。同時,描繪了桑樹下空置的竹梯,暗示著桑葉已經采摘,人們此時休息悠閑。
然后,詩人描述了枯枝上的鳥兒啄食的情景,以及野草上的鹿躺臥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機和平靜。
最后,詩人提到屋后的登山路和牛欄向西,描繪了鄉村中的山路和牛欄的位置。這里可能意味著詩人過著寧靜、自由的生活,同時也暗示了他對家鄉的眷戀和向往。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生動的畫面將農村田園景色描繪得栩栩如生。通過描寫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展現了寧靜、樸素的鄉村生活,詩人通過對這些場景的描繪,表達了對家鄉和自然的深深眷戀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這首詩詞給人以寧靜、愉悅和懷舊之情,讓讀者感受到鄉村生活的美好和平和。
“犬馴迎且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án shè xiǎo qì
田舍小憩
quǎn xún yíng qiě fèi, ér xiǎo xiào hái tí.
犬馴迎且吠,兒小笑還啼。
yīng shú shī yú wǎng, sāng kōng wò zhú tī.
櫻熟施魚網,桑空臥竹梯。
kū zhī qín zhuó zhé, yě cǎo lù mián dī.
枯枝禽啄折,野草鹿眠低。
wū hòu dēng shān lù, niú lán gèng xiàng xī.
屋后登山路,牛欄更向西。
“犬馴迎且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