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豐收有所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所豐收有所貧”全詩
曾見趨炎堪炙手,寧拋佇艷敢成仁。
慣隨憂恨零今古,難惹英雄泣鬼神。
費盡工夫傷老大,不如抖擻作新人。
分類:
作者簡介(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據傳他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無題》唐寅 翻譯、賞析和詩意
《無題》
若干生命若干春,
有所豐收有所貧。
曾見趨炎堪炙手,
寧拋佇艷敢成仁。
慣隨憂恨零今古,
難惹英雄泣鬼神。
費盡工夫傷老大,
不如抖擻作新人。
中文譯文:
許多的生命,度過了許多的春光,
有的豐收,有的貧窮。
曾經看到那些追逐權勢的人,他們手可燙傷,
寧愿放棄追逐虛華,敢于成就真正的仁義。
習慣性地追隨憂傷和恨意,流傳于古今,
很難引起英雄人物和鬼神的泣血。
費盡心思去傷害他人的大人物,
不如振作起來,做一個嶄新的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明代文人唐寅所作,表達了對社會現象和個人處境的思考。詩中通過對生命和春光的描繪,揭示了人生中的豐收和貧窮的不同境遇。詩句中的"趨炎堪炙手,寧拋佇艷敢成仁"表達了作者拒絕追逐權勢和虛華,而選擇追求真正的仁義和理想的態度。
詩中還提到了"憂恨"和"英雄泣鬼神",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憂慮和對英雄人物的敬仰。他認為憂恨之情在古今中都存在,而真正的英雄人物會為社會的悲哀而流淚。這種對社會現象的思考與對個人處境的反思相結合,展現了作者對于人生的獨特見解。
最后兩句"費盡工夫傷老大,不如抖擻作新人"表達了作者的觀點。他認為花費大量精力去傷害他人的大人物并不值得,與其如此,不如振作起來,成為一個嶄新的人,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整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呼吁人們追求真正的價值和理想,不被權勢和虛華所迷惑。通過對現實和理想的對比,喚起讀者對于人生意義和追求的思考。
“有所豐收有所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tí
無題
ruò gān shēng mìng ruò gān chūn, yǒu suǒ fēng shōu yǒu suǒ pín.
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豐收有所貧。
céng jiàn qū yán kān zhì shǒu, níng pāo zhù yàn gǎn chéng rén.
曾見趨炎堪炙手,寧拋佇艷敢成仁。
guàn suí yōu hèn líng jīn gǔ, nán rě yīng xióng qì guǐ shén.
慣隨憂恨零今古,難惹英雄泣鬼神。
fèi jǐn gōng fū shāng lǎo dà, bù rú dǒu sǒu zuò xīn rén.
費盡工夫傷老大,不如抖擻作新人。
“有所豐收有所貧”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