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飄零萬死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雪飄零萬死身”全詩
關河歷落三生夢,風雪飄零萬死身。
丞相豈能堪獄吏,故侯安得作園人。
神農虞夏吾誰適,回首西山繼絕塵。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聽著啼鵑淚滿襟,
國亡家破見忠臣。
關河歷落三生夢,
風雪飄零萬死身。
丞相豈能堪獄吏,
故侯安得作園人。
神農虞夏吾誰適,
回首西山繼絕塵。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忠臣的贊頌。詩中描繪了國家的覆亡和家庭的破碎,同時展示了忠臣的堅定和犧牲精神。作者通過描寫自己的感受,表達了對國家和人民痛苦遭遇的同情和悲痛,同時對忠臣的忠誠和堅定表示敬意。
賞析:
這首詩詞以悲壯的筆調展現了作者的憂國憂民情懷。首句“聽著啼鵑淚滿襟”,以鵑鳥的啼聲作為背景音,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悲痛和不安。接著,作者敘述了國家的覆亡和家庭的破碎,強調了忠臣在這樣的困境中的珍貴和可貴。
詩中的“關河歷落三生夢,風雪飄零萬死身”描繪了歷史的變遷和忠臣的遭遇。關河象征了國家的邊疆,歷經滄桑,而忠臣們的忠誠和犧牲也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作者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了對歷史和忠臣的敬意。
接下來的兩句“丞相豈能堪獄吏,故侯安得作園人”則表達了忠臣的偉大和不屈。丞相和故侯都是高官顯貴的身份,然而在亂世之中,他們卻被迫接受苦難的命運。作者以此來反思社會的不公和忠臣的遭遇,同時也呼喚著對正直和公義的追求。
最后兩句“神農虞夏吾誰適,回首西山繼絕塵”表達了作者對于當代社會的困惑和對美好時光的追求。神農、虞舜、夏禹都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圣人和賢君,他們在歷史中是受人景仰的典范。作者在這里提問,現在的社會是否還有像他們一樣的偉大人物能夠擔當重任。最后一句中的“回首西山繼絕塵”則象征著追求理想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作者希望能夠超越塵世的紛擾,追求更高尚的境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國家的覆亡、家庭的破碎和忠臣的犧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代困境的感受和對忠臣精神的贊頌。詩中的悲壯氛圍和對歷史和人性的思考,使其具有深遠的意義和思想內涵。這首詩詞展現了文天祥對社會現實的關切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時也呼喚著人們對正義、公平和忠誠的珍視。
“風雪飄零萬死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 mǎo shí yuè yī rì zhì yàn yuè wǔ rì lí bì àn yǒu gǎn ér fù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tīng zhe tí juān lèi mǎn jīn, guó wáng jiā pò jiàn zhōng chén.
聽著啼鵑淚滿襟,國亡家破見忠臣。
guān hé lì luò sān shēng mèng, fēng xuě piāo líng wàn sǐ shēn.
關河歷落三生夢,風雪飄零萬死身。
chéng xiàng qǐ néng kān yù lì, gù hóu ān dé zuò yuán rén.
丞相豈能堪獄吏,故侯安得作園人。
shén nóng yú xià wú shuí shì, huí shǒu xī shān jì jué chén.
神農虞夏吾誰適,回首西山繼絕塵。
“風雪飄零萬死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