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蘋山上綺羅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采蘋山上綺羅身”全詩
不知水葬今何處,溪月彎彎欲效顰。
分類:
作者簡介(皮日休)

皮日休,字襲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間,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學家、散文家,與陸龜蒙齊名,世稱"皮陸"。今湖北天門人(《北夢瑣言》),漢族。咸通八年(867)進士及第,在唐時歷任蘇州軍事判官(《吳越備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參加黃巢起義,或言“陷巢賊中”(《唐才子傳》),任翰林學士,起義失敗后不知所蹤。詩文兼有奇樸二態,且多為同情民間疾苦之作。《新唐書·藝文志》錄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門家鈔》多部。
《館娃宮懷古》皮日休 翻譯、賞析和詩意
《館娃宮懷古》是唐代皮日休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響屐廊中金玉步,
采蘋山上綺羅身。
不知水葬今何處,
溪月彎彎欲效顰。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懷古的場景。作者在館娃宮的廊道中聽到了金屬屐鞋發出的聲音,他看到了身著華麗綺羅服飾的女子在采摘蘋果的山上行走。然而,作者不知道古代的水葬現在在哪個地方進行,他看著彎曲的溪水和倒映著月光的溪水,仿佛想效仿著古人的憂愁表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溫婉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古代的場景,展現了作者對古代文化的懷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以下是對詩詞的賞析:
首句“響屐廊中金玉步”,通過音效描寫了廊道中金屬屐鞋所發出的聲音,給人一種古樸而莊重的感覺。
第二句“采蘋山上綺羅身”,以綺羅服飾裝扮的女子采摘蘋果為形象,展現了當時華麗的宮廷風貌,并通過山上的景色增添了一絲詩情畫意。
第三句“不知水葬今何處”,表達了作者對古代水葬傳統的懷念和對現代社會的疑惑,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社會變遷。
最后一句“溪月彎彎欲效顰”,以溪水倒映月光的景象,暗示了作者對古人憂愁神情的向往和思索。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豐富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古樸、幽靜的氛圍。它表達了作者對古代文化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時光的變遷和對歷史的思考。
“采蘋山上綺羅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ǎn wá gōng huái gǔ
館娃宮懷古
xiǎng jī láng zhōng jīn yù bù, cǎi píng shān shàng qǐ luó shēn.
響屐廊中金玉步,采蘋山上綺羅身。
bù zhī shuǐ zàng jīn hé chǔ, xī yuè wān wān yù xiào pín.
不知水葬今何處,溪月彎彎欲效顰。
“采蘋山上綺羅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