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尺如冰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刀尺如冰冷”全詩
縫紉不成眠,轆轤響金井。
分類:
作者簡介(于謙)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錢塘縣人。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后釋放,起為兵部侍郎。土木之變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英宗得歸。天順元年因“謀逆”罪被冤殺。謚曰忠肅。有《于忠肅集》。于謙與岳飛、張煌言并稱“西湖三杰”。
《秋閨》于謙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閨》是明代文人于謙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深閨夜勝年,
刀尺如冰冷。
縫紉不成眠,
轆轤響金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秋天里深閨中的景象。"深閨"指的是女性在家中的私密空間,這里指代作者的內心世界。詩中描述了一個寂靜的夜晚,更勝過白天的繁忙。作者把刀尺的寒冷感受與秋夜的寂靜相聯系,表達了內心的孤獨和冷漠。他無法入眠,不停地縫紉,但仍然無法忘卻心中的寂寞。詩末提到轆轤響金井,揭示了作者內心的不安和焦慮。
賞析:
《秋閨》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靜而冷漠的秋夜。通過對深閨夜晚的描寫,揭示了女性在封建社會中的孤獨和壓抑。刀尺如冰冷的形象將作者的內心狀態與外在環境相融合,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冷漠和孤寂。縫紉不成眠的描述顯示了作者內心的不安和無奈。轆轤響金井的描寫更加強調了作者內心的焦慮和煩躁。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將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過景物描寫生動地展現出來。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女性的困境和壓抑,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不滿。這首詩以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于謙作為一位明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
“刀尺如冰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guī
秋閨
shēn guī yè shèng nián, dāo chǐ rú bīng lěng.
深閨夜勝年,刀尺如冰冷。
féng rèn bù chéng mián, lù lú xiǎng jīn jǐng.
縫紉不成眠,轆轤響金井。
“刀尺如冰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