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緣入畫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緣入畫樓”全詩
遮斷東風路,無緣入畫樓。
分類:
作者簡介(于謙)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錢塘縣人。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后釋放,起為兵部侍郎。土木之變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英宗得歸。天順元年因“謀逆”罪被冤殺。謚曰忠肅。有《于忠肅集》。于謙與岳飛、張煌言并稱“西湖三杰”。
《春日登樓》于謙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登樓》是明代文學家于謙創作的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日登樓
柳條如翠線,萬縷織春愁。
遮斷東風路,無緣入畫樓。
譯文:
春日登樓
垂柳像翠色的絲線,編織出千絲萬縷的春愁。
阻擋了東風的路徑,無緣進入畫樓。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登樓的場景。詩人看到垂柳的綠色像是細細的絲線,編織出了春天的憂愁和煩惱。他感嘆東風的阻隔,使他無法進入畫樓,可能是指他無法進入別人的世界,無法融入或享受那里的歡樂和美好。
賞析:
《春日登樓》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詩中的垂柳綠色如絲線,形象生動地表達了春天的氣息和生機。而“萬縷織春愁”則暗示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煩惱,可能是因為他無法融入他人的生活或享受到美好的事物,使得春天對他而言變得有些凄涼。
詩的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遺憾和無奈,他感嘆東風的路被遮斷,無法進入畫樓。這里的畫樓可以理解為象征著詩人渴望的美好境界或遙不可及的幸福。整首詩通過景物的描繪和詩人的內心感受,傳達了一種孤獨、無奈和無法實現愿望的情緒。詩人于謙以簡潔而深刻的筆觸表達了自己的心情,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內心深處的憂愁和無奈。
這首詩整體上給人一種淡淡的憂愁和凄涼的感覺,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在追求美好和幸福的過程中所遇到的阻礙和無奈。
“無緣入畫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dēng lóu
春日登樓
liǔ tiáo rú cuì xiàn, wàn lǚ zhī chūn chóu.
柳條如翠線,萬縷織春愁。
zhē duàn dōng fēng lù, wú yuán rù huà lóu.
遮斷東風路,無緣入畫樓。
“無緣入畫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