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歌泛小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笙歌泛小舠”全詩
樓臺藏綠柳,籬落露紅桃。
妓女穿輕屐,笙歌泛小舠。
史君慵不出,愁坐讀離騷。
分類:
作者簡介(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寒食》王禹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食》是宋代文學家王禹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寒食江都郡,
The Cold Food Festival in Jiangdu County,
青旗賣楚醪。
Green flags sell Chu wine.
樓臺藏綠柳,
The towers hide green willows,
籬落露紅桃。
The fence reveals dewy red peaches.
妓女穿輕屐,
Courtesans wear lightweight shoes,
笙歌泛小舟。
Melodies of pipes and songs float in small boats.
史君慵不出,
Sir Shi is too lazy to go out,
愁坐讀離騷。
Sitting in worry, he reads "Li Sao."
詩意解讀:
《寒食》描繪了寒食節的景象,這是中國傳統節日,通常在清明節前一天,人們會祭奠祖先并野餐。詩中通過描寫江都郡的景色和人們的活動,展示了節日的氛圍和人們的情感。
這首詩描繪了江都郡的景色,以及寒食節期間的熱鬧場景。詩中青旗賣楚醪,描繪了市集上販賣楚國的美酒,給人以生機盎然的感覺。樓臺藏綠柳,籬落露紅桃,描繪了郡城中綠柳和紅桃的美麗景色,展示了春天的到來。妓女穿輕屐,笙歌泛小舟,描述了節日期間人們的歡樂活動,妓女們穿著輕便的鞋子,在小船上演奏笙歌,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
然而,詩中提到的史君(指史可法)卻慵懶不出,坐在家中讀著《離騷》一書。這表明他對寒食節的熱鬧場景不感興趣,抑或是由于某種憂慮而心情沉重。通過對他的描寫,詩中融入了一絲憂愁和思考。
賞析:
《寒食》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寒食節的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節,展現了節日的喜慶和人們的歡樂。同時,詩中史君的形象與其他人的歡慶形成對比,給人以深思的余韻。
詩中運用了色彩和聲音的描寫,形象生動,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節日的氣氛。通過對細節的描繪,詩人細致入微地展現了江都郡的景色和人們的活動,給人以愉悅和溫馨之感。
另一方面,詩人通過史君的形象傳達了一種思考和憂愁的情緒。史君不愿意參與節日的熱鬧,選擇獨自讀《離騷》。這種對寒食節的冷漠和憂愁,給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憂郁的色彩,使整體氛圍更加豐富而復雜。
總的來說,《寒食》以其生動的描寫和情感的交融,展現了寒食節的喜慶和思考的氛圍。詩中對自然景色和人們的活動進行了細膩而生動的描繪,同時通過史君的形象給詩增添了一層深度和思考。這首詩在細節描寫和情感表達上都充滿了藝術感染力,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節日的喜慶和思考的情緒,從而引發對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笙歌泛小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shí
寒食
hán shí jiāng dū jùn, qīng qí mài chǔ láo.
寒食江都郡,青旗賣楚醪。
lóu tái cáng lǜ liǔ, lí luò lù hóng táo.
樓臺藏綠柳,籬落露紅桃。
jì nǚ chuān qīng jī, shēng gē fàn xiǎo dāo.
妓女穿輕屐,笙歌泛小舠。
shǐ jūn yōng bù chū, chóu zuò dú lí sāo.
史君慵不出,愁坐讀離騷。
“笙歌泛小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