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唱竹枝聲繚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唱竹枝聲繚繞”全詩
庭院深沉,寶鼎余香梟。
濃睡不堪聞語鳥。
情逐梨云,夢入青春杳。
海棠陰,楊柳杪。
疏雨寒煙,似我愁多少。
誰唱竹枝聲繚繞。
□□臨風,自訴東風早。
分類: 蘇幕遮
作者簡介(張玉娘)

張玉娘,字若瓊,自號一貞居士,松陽人。生于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卒于南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僅活到27歲。她出生在仕宦家庭,曾祖父是淳熙八年進士,祖父做過登士郎。父親曾任過提舉官。她自幼飽學,敏慧絕倫,詩詞尤得風人體。后人將她與李清照、朱淑貞、吳淑姬并稱宋代四大女詞人。
《蘇幕遮 春曉》張玉娘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蘇幕遮 春曉》
朝代:宋代
作者:張玉娘
月光微,簾影曉。
庭院深沉,寶鼎余香梟。
濃睡不堪聞語鳥。
情逐梨云,夢入青春杳。
海棠陰,楊柳杪。
疏雨寒煙,似我愁多少。
誰唱竹枝聲繚繞。
□□臨風,自訴東風早。
中文譯文:
微弱的月光,簾影隱約。
庭院顯得深沉,寶鼎余香飄蕩。
沉睡中無法聽到鳥語。
情感隨著梨花云飄蕩,夢境融入青春的遠方。
海棠樹底陰影,楊柳尖端。
稀疏的雨點,冷煙似我憂愁多少。
誰在唱著竹枝聲纏繞。
站在風前,自述東風的早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蘇幕遮 春曉》是宋代女詞人張玉娘的作品。詩人以清晨的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而含蓄的描寫,表達了內心的情感和思緒。
詩的開篇,描繪了微弱的月光和簾影,展示了清晨的寧靜和幽深。庭院中的寶鼎余香在空氣中彌漫,給人一種安靜而祥和的感覺。然而,濃睡中的詩人無法感知到鳥語的聲音,暗示她對外界的隔絕和內心的孤獨。情感如同梨花云一樣,隨風飄蕩,夢境也遠離了青春的現實。
接著,詩人描繪了海棠樹下的陰影和楊柳尖端,以及稀疏的雨點和冷煙,借景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憂愁和煩惱。她以自身感受來描述雨點和煙霧,暗示了自己的情緒和心境。
最后兩句詩,詩人詢問誰在唱著竹枝聲纏繞,這句話暗示了她對于音樂的渴望和尋求。最后一句描述詩人自己站在東風面前,向東風傾訴自己的心事和早晨的感覺,表達了對自然的傾訴和寄托。
整首詩以清晨的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內心世界的情感和思緒,展示了她對自然、對生活、對音樂的渴望和追求。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誰唱竹枝聲繚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ū mù zhē chūn xiǎo
蘇幕遮 春曉
yuè guāng wēi, lián yǐng xiǎo.
月光微,簾影曉。
tíng yuàn shēn chén, bǎo dǐng yú xiāng xiāo.
庭院深沉,寶鼎余香梟。
nóng shuì bù kān wén yǔ niǎo.
濃睡不堪聞語鳥。
qíng zhú lí yún, mèng rù qīng chūn yǎo.
情逐梨云,夢入青春杳。
hǎi táng yīn, yáng liǔ miǎo.
海棠陰,楊柳杪。
shū yǔ hán yān, shì wǒ chóu duō shǎo.
疏雨寒煙,似我愁多少。
shuí chàng zhú zhī shēng liáo rào.
誰唱竹枝聲繚繞。
lín fēng, zì sù dōng fēng zǎo.
□□臨風,自訴東風早。
“誰唱竹枝聲繚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