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軺疾于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徵軺疾于水”全詩
欲置之大夫,徵軺疾于水。
留邸月馀罷,君恩詎可恃。
召以一人譽,去由一人毀。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雜興》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興》是宋代文學家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河東有賢守,
In Hedong, there is a wise governor,
帝念不能已。
The emperor's thoughts cannot be restrained.
欲置之大夫,
He desires to appoint him as a high-ranking official,
徵軺疾于水。
Summoning him swiftly across the river.
留邸月馀罷,
After a month's stay in the palace, he is dismissed,
君恩詎可恃。
How can one rely on the ruler's favor?
召以一人譽,
He is praised by one person,
去由一人毀。
But criticized by another.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個官員在朝廷中的遭遇和境遇。詩中提到了河東的一位賢明的守臣,他的才能和品德受到皇帝的贊賞。皇帝有意任命他為大臣,于是下令迅速將他召到朝廷。然而,經過一個月的在朝廷中的任職后,這位守臣卻被罷黜了。詩中反問了這位守臣是否能夠依靠皇帝的恩寵。它還提到了這位守臣受到不同人的評價,有人贊譽他,有人毀謗他。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官場上的人際關系和皇權的善變,展現了社會的虛偽和殘酷。它表達了作者對官場世事的深刻洞察和對權力游戲的警醒。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復雜的社會現象,同時反映了宋代社會的政治氛圍和官場風貌。
“徵軺疾于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xìng
雜興
hé dōng yǒu xián shǒu, dì niàn bù néng yǐ.
河東有賢守,帝念不能已。
yù zhì zhī dài fū, zhēng yáo jí yú shuǐ.
欲置之大夫,徵軺疾于水。
liú dǐ yuè yú bà, jūn ēn jù kě shì.
留邸月馀罷,君恩詎可恃。
zhào yǐ yī rén yù, qù yóu yī rén huǐ.
召以一人譽,去由一人毀。
“徵軺疾于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