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豫躡余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游豫躡余蹤”全詩
豈樂于茲同。
豈宴棲末景。
游豫躡余蹤。
分類:
作者簡介(陸機)

陸機(261-303),字士衡,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西晉文學家、書法家,孫吳丞相陸遜之孫、大司馬陸抗之子,與其弟陸云合稱“二陸”。孫吳滅亡后出仕晉朝司馬氏政權,曾歷任平原內史、祭酒、著作郎等職,世稱“陸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亂”,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晉書·陸機傳》),與弟陸云俱為中國西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被譽為“太康之英”。陸機還是一位杰出的書法家,他的《平復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
《詩》陸機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是魏晉時期陸機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詩》
譯文:惆悵懷平素。豈樂于茲同。豈宴棲末景。游豫躡余蹤。
詩意: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惆悵和思念之情。他感慨自己無法再回到過去的歲月,無法再與當時的朋友們一同歡樂。他也感嘆于自己在衰落的景象中的消逝,以及在游歷中留下的微弱痕跡。
賞析:這首詩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表達了作者深深的憂傷和思念之情。首句“惆悵懷平素”,直接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留戀和惋惜。他意識到自己無法再回到過去,無法再與曾經的同伴們一同歡樂,心中充滿了不舍與無奈。
接下來的兩句“豈樂于茲同,豈宴棲末景”,進一步強調了作者無法再享受過去的歡樂和榮光。他用“茲同”和“棲末景”來形容過去的時光,充滿了哀嘆和無奈。
最后一句“游豫躡余蹤”,揭示了作者在游歷中所留下的微弱痕跡。這句話可以理解為作者在不斷的流動中,足跡已經逐漸模糊,而他的存在似乎只是一種微不足道的痕跡。
整首詩以簡短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自己境遇的感慨。通過對過去的反思和對自身的思索,詩中流露出一種深沉的憂傷情懷,令人感嘆光陰易逝、人事如夢。
“游豫躡余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ī
詩
chóu chàng huái píng sù.
惆悵懷平素。
qǐ lè yú zī tóng.
豈樂于茲同。
qǐ yàn qī mò jǐng.
豈宴棲末景。
yóu yù niè yú zōng.
游豫躡余蹤。
“游豫躡余蹤”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