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陰初密暑猶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桐陰初密暑猶青”全詩
深深重幕度香縷,寂寂高堂聞燕聲。
分類:
作者簡介(程顥)

程顥(1032-1085), 北宋哲學家、教育家、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洛陽(今屬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監察御史里行。反對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的命題,認為“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識得此理,便須“以誠敬存之”(同上)。倡導“傳心”說。承認“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程顥學說在理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來為朱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其親撰及后人集其言論所編的著述書籍,收入《二程全書》。
《夏》程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是宋代程顥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百葉盆榴照眼明,
桐陰初密暑猶青。
深深重幕度香縷,
寂寂高堂聞燕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夏季的景象。盆中繁花如盛開的火紅石榴,照亮了眼睛。桐樹的陰影剛剛變得濃密,夏天的炎熱仍然青澀。厚重的帷幕把陽光過濾成輕柔的香煙,高大的堂屋里傳來燕子的鳴叫聲,靜謐而安寧。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夏季的景象和氛圍。通過石榴的明亮色彩、桐樹的陰涼和帷幕過濾的陽光,詩人創造了一種明亮而涼爽的感覺,表達了夏天初至時的寧靜與清新。高堂中傳來的燕子鳴叫聲增添了一份靜謐之美,使整首詩更具生動感。程顥通過細致入微的描寫,傳達出了夏季特有的靜謐與清涼之感,給人一種寧靜、舒適的心境。
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夏季的景象,通過細節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敏感和對細微之處的觀察。整體上,這首詩以其清新的意境和細膩的描寫給人以美好的享受,展現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寧靜與平和的審美追求。
“桐陰初密暑猶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夏
bǎi yè pén liú zhào yǎn míng, tóng yīn chū mì shǔ yóu qīng.
百葉盆榴照眼明,桐陰初密暑猶青。
shēn shēn zhòng mù dù xiāng lǚ, jì jì gāo táng wén yàn shēng.
深深重幕度香縷,寂寂高堂聞燕聲。
“桐陰初密暑猶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