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謫仙已去與誰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謫仙已去與誰同”全詩
欄干生影曲屏東。
臥看孤鶴駕天風。
起舞一尊明月下,秋空如水酒如空。
謫仙已去與誰同。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陳與義)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浣溪沙》陳與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宋代文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浣溪沙,指的是河邊的沙洲上清洗衣物的河沙。在這首詩中,浣溪沙象征著恬靜寧謐之地。
詩中描述了一個離別的場景,作者送別了棲鴉(指夜晚棲息的鳥)和敲響的暮鐘。欄桿上的影子彎曲,曲屏東側。作者躺著觀賞,看著孤鶴在天上翱翔。接著,他舉起酒杯,在明亮的月光下舞蹈。秋天的天空宛如水面,酒杯里卻空無一物。最后,他感嘆道,已經被貶謫成仙的他離去了,不知與誰為伴。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內心的離愁別緒和對自然景物的熱愛。詩中的浣溪沙、棲鴉、暮鐘、孤鶴、明月等形象都與離別和寂靜有關,營造出一種凄美的氛圍。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情感,表達了對人生變遷和離別的思考。整首詩以閑適寧靜的環境為背景,以寥寥數語表達了作者對世事無常、人生離別的感慨,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
“謫仙已去與誰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sòng le qī yā fù mù zhōng.
送了棲鴉復暮鐘。
lán gàn shēng yǐng qū píng dōng.
欄干生影曲屏東。
wò kàn gū hè jià tiān fēng.
臥看孤鶴駕天風。
qǐ wǔ yī zūn míng yuè xià, qiū kōng rú shuǐ jiǔ rú kōng.
起舞一尊明月下,秋空如水酒如空。
zhé xiān yǐ qù yǔ shuí tóng.
謫仙已去與誰同。
“謫仙已去與誰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