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竹牌依古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茅屋竹牌依古瀨”全詩
拍天二水通交廣,聳日高城跨北山。
茅屋竹牌依古瀨,筒槽漁艇滿江灣。
驛亭笳鼓中宵發,又報南天使節還。
分類:
作者簡介(解縉)

解縉(1369年-1415年),字大紳,一字縉紳,號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進士,官至內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參預機務。解縉以才高好直言為人所忌,屢遭貶黜,終以“無人臣禮”下獄,永樂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凍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贈朝議大夫,謚文毅。
《蒼梧即事(三首)》解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蒼梧即事(三首)》是明代詩人解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桂嶺東來下惡灘,
蒼梧細柳彩云間。
拍天二水通交廣,
聳日高城跨北山。
茅屋竹牌依古瀨,
筒槽漁艇滿江灣。
驛亭笳鼓中宵發,
又報南天使節還。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蒼梧地區的美麗景色和繁忙的場景,展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深情和對生活的感慨。詩中主要描述了山川水域的壯麗景色、人們的生活和節日的喜慶氛圍。
賞析:
這首詩詞以蒼梧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生活場景,展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深情和對日常生活的關注。以下是對每個句子的賞析:
1. 桂嶺東來下惡灘,蒼梧細柳彩云間。
描繪了桂嶺東來的河水沖擊惡劣的灘地,以及蒼梧地區細長的柳樹在彩云之間的美景。這兩句以自然景色為背景,展現了蒼梧的壯麗和美麗。
2. 拍天二水通交廣,聳日高城跨北山。
描述了蒼梧地區的兩條河流在交匯處浩蕩流淌,高聳的城墻跨越北山。這句表達了蒼梧地區水域的寬廣和城市的壯麗。
3. 茅屋竹牌依古瀨,筒槽漁艇滿江灣。
描繪了蒼梧地區古老的茅屋和竹牌在江邊依靠,江灣上滿載漁船。這句通過描繪人們的生活場景,展現了蒼梧地區的樸素和繁忙。
4. 驛亭笳鼓中宵發,又報南天使節還。
描述了驛站的笳鼓聲在午夜傳出,又傳達了南天使節的消息。這句描繪了節日的喜慶氛圍和人們的歡樂。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生活場景和節日氛圍的描繪,展示了蒼梧地區的美麗和繁忙,以及作者對家鄉的情感表達。同時,這首詩也反映了明代社會的一些特點,如交通繁忙、人們的生活和節日慶祝等。
“茅屋竹牌依古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āng wú jí shì sān shǒu
蒼梧即事(三首)
guì lǐng dōng lái xià è tān, cāng wú xì liǔ cǎi yún jiān.
桂嶺東來下惡灘,蒼梧細柳彩云間。
pāi tiān èr shuǐ tōng jiāo guǎng, sǒng rì gāo chéng kuà běi shān.
拍天二水通交廣,聳日高城跨北山。
máo wū zhú pái yī gǔ lài, tǒng cáo yú tǐng mǎn jiāng wān.
茅屋竹牌依古瀨,筒槽漁艇滿江灣。
yì tíng jiā gǔ zhōng xiāo fā, yòu bào nán tiān shǐ jié hái.
驛亭笳鼓中宵發,又報南天使節還。
“茅屋竹牌依古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