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容蕭散詠林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容蕭散詠林丘”全詩
須向鳳凰池上浴,豈容蕭散詠林丘。
分類:
《次韻蒲左丞游虎丘十首》朱長文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蒲左丞游虎丘十首》是唐代朱長文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玉常紫閣冠英游,
身作三公未白頭。
須向鳳凰池上浴,
豈容蕭散詠林丘。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朱長文游覽虎丘時的情景和心情。他以自己身著紫色官袍,頭戴紫色冠冕的形象出現,象征他的高貴身份和崇高地位。盡管他已經擔任了三公(高級官員)的職務,但他還沒有到達老年,頭發還未白。詩人表達了對自己身份地位的自豪和年輕的自信。
詩中提到了鳳凰池,鳳凰是傳統上象征吉祥和尊貴的神鳥,鳳凰池則是一個美麗的地方,象征著高貴和優雅。詩人表達了他希望能在鳳凰池中沐浴,以增加自己的尊貴和高雅之意。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態度和情感。他不愿意被視為輕佻和浮躁的人,不愿意用詩歌來歌頌林丘(一座山)這樣平凡的事物。相比之下,他希望展現自己的高雅品味和追求卓越的志向。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心態和追求。詩人以自己高貴的形象映照出自己的身份地位,表達了對自己的自豪和年輕的自信。
鳳凰池的描繪給詩詞增添了一種優雅和華麗的氛圍,展現了詩人對高貴與尊貴的向往。通過與林丘的對比,詩人彰顯了自己對卓越和高雅的追求,表達了對平庸和庸俗的抵制。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唐代文人對地位、品味和追求的追逐。同時,它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高貴與尊貴的重視和崇拜,體現了詩人對這種價值觀的認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己形象和追求的描繪,展示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自豪和高雅追求,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和審美取向。
“豈容蕭散詠林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pú zuǒ chéng yóu hǔ qiū shí shǒu
次韻蒲左丞游虎丘十首
yù cháng zǐ gé guān yīng yóu, shēn zuò sān gōng wèi bái tóu.
玉常紫閣冠英游,身作三公未白頭。
xū xiàng fèng huáng chí shàng yù, qǐ róng xiāo sàn yǒng lín qiū.
須向鳳凰池上浴,豈容蕭散詠林丘。
“豈容蕭散詠林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