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鏡中拈不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影鏡中拈不起”全詩
二邊休立莫中安。
要知玄露沒多般。
花影鏡中拈不起,蟾光空里撮應難。
道人無事更參看。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號薌林居士,臨江(今江西清江縣)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蔭補官。徽宗宣和間,累官京畿轉運副使兼發運副使。高宗建炎處任遷江淮發運使。素與李綱善,李綱罷相,子湮也落職。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圍潭州,子諲率軍民堅守八日。紹興中,累官戶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對秦檜議和,落職居臨江,其詩以南渡為界,前期風格綺麗,南渡后多傷時憂國之作。有《酒邊詞》二卷。
《浣溪沙》向子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宋代詩人向子諲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進步須於百尺竿。
二邊休立莫中安。
要知玄露沒多般。
花影鏡中拈不起,
蟾光空里撮應難。
道人無事更參看。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進步和成就的思考和感悟。詩中運用了意象和比喻,通過描繪竹竿、玄露、花影和蟾光等景物,抒發了詩人對于人生道路和境遇的看法。
賞析:
詩的第一句"進步須於百尺竿",意味著人們在追求進步和成功的過程中,需要不斷超越困難和挑戰。百尺竿是一個高度的比喻,暗示著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和持續的奮斗。
接著的兩句"二邊休立莫中安,要知玄露沒多般",通過描繪花影和玄露,表達了人們在追求事業或目標的道路上,不能停滯不前,也不能陷入安逸的中間地帶。只有積極進取,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中獲得真正的成就。
下一句"花影鏡中拈不起,蟾光空里撮應難",通過描寫花影和蟾光,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真理和境界的艱難。花影和蟾光都是虛幻的事物,難以捕捉和把握,暗示著深奧的道理和境界并不容易理解和領悟。
最后一句"道人無事更參看",表達了詩人對于修身養性的態度。詩人認為修行者應當超越塵世瑣事,專心參悟道義,追求心靈的升華和超脫。
綜合來看,《浣溪沙》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邃的語言,通過景物描寫和比喻,表達了對于進步、成就、真理和修行的思考和感悟。詩中運用了意象的手法,使得詩意更加豐富和寓意深遠。這首詩詞呼應了宋代文人士人生哲學和境界追求的主題,具有一定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價值。
“花影鏡中拈不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jìn bù xū yú bǎi chǐ gān.
進步須於百尺竿。
èr biān xiū lì mò zhōng ān.
二邊休立莫中安。
yào zhī xuán lù méi duō bān.
要知玄露沒多般。
huā yǐng jìng zhōng niān bù qǐ, chán guāng kōng lǐ cuō yīng nán.
花影鏡中拈不起,蟾光空里撮應難。
dào rén wú shì gèng cān kàn.
道人無事更參看。
“花影鏡中拈不起”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