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教四海金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變教四海金穰”全詩
造物恨難量。
可惜一川禾黍,不禁滿地暝蝗。
委填溝壑,流離道路,老幼堪傷。
安得長安毒手,變教四海金穰。
分類: 朝中措
作者簡介(白樸)

白樸(1226—約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學家、曲作家、雜劇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墻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墻記》等。
《朝中措 題闕》白樸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朝中措 題闕》是元代詩人白樸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田家秋熟辦千倉。
造物恨難量。
可惜一川禾黍,
不禁滿地暝蝗。
委填溝壑,
流離道路,
老幼堪傷。
安得長安毒手,
變教四海金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豐收的秋天,但同時也暗示了災難的降臨和社會的不公。
詩的開篇以"田家秋熟辦千倉"來形容農家的豐收,暗示著豐富的糧食儲備。然而,接下來的一句"造物恨難量"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災害的無法預測和控制的感嘆,說明人類力量有限,無法改變自然規律。
接下來的兩句"可惜一川禾黍,不禁滿地暝蝗"描述了一場災難性的蝗災。一片豐收的禾黍被蝗蟲所侵襲,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和困擾。這里的"暝蝗"意味著蝗蟲密布的景象,暗示了蝗災的嚴重程度。
接下來的兩句"委填溝壑,流離道路,老幼堪傷"描繪了蝗災給人們帶來的痛苦。蝗蟲的破壞不僅僅局限于田地,還波及到了人們的生活環境。人們被迫逃離家園,老幼無法幸免,大家都遭受了傷害和困苦。
最后兩句"安得長安毒手,變教四海金穰"表達了作者對權力者的呼喚和期望。長安是當時的都城,"毒手"意味著有能力和手段來解決蝗災。作者希望國家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將長安的力量擴散到四方,使整個國家都能豐收。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豐收和蝗災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災害的無奈和社會不公的關切。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統治者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采取措施來解決困擾人民的問題,實現國家的繁榮和穩定。
“變教四海金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o zhōng cuò tí quē
朝中措 題闕
tián jiā qiū shú bàn qiān cāng.
田家秋熟辦千倉。
zào wù hèn nán liàng.
造物恨難量。
kě xī yī chuān hé shǔ, bù jīn mǎn dì míng huáng.
可惜一川禾黍,不禁滿地暝蝗。
wěi tián gōu hè, liú lí dào lù, lǎo yòu kān shāng.
委填溝壑,流離道路,老幼堪傷。
ān dé cháng ān dú shǒu, biàn jiào sì hǎi jīn ráng.
安得長安毒手,變教四海金穰。
“變教四海金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