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賜奇緣忍能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賜奇緣忍能謝”全詩
思量無福消此緣,片言乞與卿憐借。
分類:
作者簡介(梁啟超)

梁啟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漢族,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康梁”。是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紀事二十四首》梁啟超 翻譯、賞析和詩意
《紀事二十四首》是清代文學家梁啟超的作品之一。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不是那種忘情的人,
天賜了我奇妙的緣分,我能夠感激。
思索之后,我明白沒有福分消弭這份緣分,
只能用片言的請求向你借來憐憫。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命運安排的感激和對緣分的思考。作者說自己不是那種能夠忘記深情的人,他感激上天給予他特殊的緣分。然而,作者也明白,無法憑借自己的努力消除這份緣分,只能以懇求的方式請求他人的憐憫。
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梁啟超對緣分和命運的思考,體現了他對生活的感激和對命運安排的接受態度。詩中的"太上忘情者"指的是那些能夠忘記感情的人,而作者自稱不是這樣的人,他對命運給予的緣分心懷感激。作者通過思量之后認識到,他無法主動改變這份緣分,只能以片言的請求向他人尋求幫助和憐憫。
整首詩詞情感平實,表達了作者對命運的順從和對緣分的認同。它提醒人們在面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命運時,要學會接受和感激,同時也表達了對他人溫情的期望。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表達,抒發了作者的內心感受,給人一種思索和感悟的啟示。
“天賜奇緣忍能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hì èr shí sì shǒu
紀事二十四首
wǒ fēi tài shàng wàng qíng zhě, tiān cì qí yuán rěn néng xiè.
我非太上忘情者,天賜奇緣忍能謝。
sī liang wú fú xiāo cǐ yuán, piàn yán qǐ yǔ qīng lián jiè.
思量無福消此緣,片言乞與卿憐借。
“天賜奇緣忍能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