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既云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日既云暮”全詩
畫堂初點燭,金幌半垂羅。
長袖平陽曲,新聲子夜歌。
從來慣留客,茲夕為誰多。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崔明府宅夜觀妓》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崔明府宅夜觀妓》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詩歌。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日既云暮,朱顏亦已酡。
夜晚到了,夜幕已經降臨,而這位妓女的臉色也因為喝酒而變得紅潤。
畫堂初點燭,金幌半垂羅。
這是在貴族宅邸中的一間畫堂,初次點燃了蠟燭,金幕掛著,羅帳懸垂一半。
長袖平陽曲,新聲子夜歌。
她穿著長長的袖子,唱著平陽曲,這首曲子是夜晚時分的新聲。
從來慣留客,茲夕為誰多。
她通常慣于留住客人,但這個晚上有誰是她心動的那一個呢?
詩歌描繪了一個夜晚在宅邸中觀賞妓女及感受的場景。人們的注意力被引向宴會上夜晚的娛樂和景象,暗示了詩人對逝去的歲月和人生的感慨。通過描述這個場面,詩人傳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思考。
此詩行云流水,用字雅致,場景描寫細膩,展示了詩人對閨中娛樂的觀察和感受。通過描寫宴會中的妓女、燭光、金幌和歌曲等元素,將讀者帶入一個富有詩情的夜晚場景中。同時,詩中還透露出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人生的虛妄之感。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主題。
“白日既云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uī míng fǔ zhái yè guān jì
崔明府宅夜觀妓
bái rì jì yún mù, zhū yán yì yǐ tuó.
白日既云暮,朱顏亦已酡。
huà táng chū diǎn zhú, jīn huǎng bàn chuí luó.
畫堂初點燭,金幌半垂羅。
cháng xiù píng yáng qǔ, xīn shēng zǐ yè gē.
長袖平陽曲,新聲子夜歌。
cóng lái guàn liú kè, zī xī wèi shuí duō.
從來慣留客,茲夕為誰多。
“白日既云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