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佛紀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后佛紀綱”全詩
開口即喪,閉口即錯。
瘥病不假驢駝藥。
分類: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釋普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是宋代釋普度所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前佛性命,后佛紀綱。
開口即喪,閉口即錯。
瘥病不假驢駝藥。
詩意:
這首詩詞探討了佛教的核心觀念。前半部分描述了佛陀的本性和佛教的基本原則,后半部分強調了言語的重要性。詩中表達了以下幾個主題:
1. 佛性命與佛紀綱:前佛性命指的是佛陀的本性,后佛紀綱指的是佛教的教義和原則。這兩者相輔相成,構成了佛教體系的基礎。
2. 開口即喪,閉口即錯:這句話強調了言語的重要性和影響力。開口不慎,可能導致損失和災難;閉口不言,可能意味著對真理的忽視和錯誤。
3. 瘥病不假驢駝藥:這句話表達了佛教對于疾病和困苦的態度。佛教教導人們要通過修行和內心的覺悟來解脫痛苦,而不是依賴外在的藥物或物質。
賞析:
這首詩詞簡潔明快,通過簡短的語句表達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作者通過對佛教觀念的概括和對言語的警示,呼吁人們要謹言慎行,注重修行和內心覺悟。詩中的"開口即喪,閉口即錯"這句話,對于現代社會同樣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提醒人們要正確對待言語的力量和影響。而"瘥病不假驢駝藥"這句話則強調了內心的力量和自我覺醒的重要性,傳達了一種超越物質的精神境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傳達了佛教的核心價值觀和修行理念,寓意深遠。它不僅反映了佛教的哲學思想,也給予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和智慧啟示。
“后佛紀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èr shí sān shǒu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qián fó xìng mìng, hòu fú jì gāng.
前佛性命,后佛紀綱。
kāi kǒu jí sàng, bì kǒu jí cuò.
開口即喪,閉口即錯。
chài bìng bù jiǎ lǘ tuó yào.
瘥病不假驢駝藥。
“后佛紀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