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起便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要起便起”全詩
滿室風生,半窗月上。
山僧要坐便坐,要起便起,終不向這里無風起浪。
諸人若不散去,照雇劈脊拄杖。
分類: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釋惟一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朝代:宋代
作者:釋惟一
橫一丈,豎一丈。
滿室風生,半窗月上。
山僧要坐便坐,要起便起,
終不向這里無風起浪。
諸人若不散去,照雇劈脊拄杖。
中文譯文:
橫一丈,豎一丈。
房間里充滿了微風,半扇窗上掛著明亮的月光。
山上的僧人想坐就坐,想起就起,
他們絕不會在這里無端地引起紛爭。
如果有人不愿散去,那就用拄杖將他們趕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來自宋代僧人釋惟一的作品《偈頌一百三十六首》。詩中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述了一個僧人坐禪的場景,并表達了一種清靜寧和的心境。
首先,詩中描述了房間的寬敞,橫一丈、豎一丈,暗示著這個空間的廣闊和開闊。然后,詩人提到房間里充滿了微風,半扇窗上掛著明亮的月光,給人以清涼和寧靜的感覺。這種自然的環境與僧人坐禪的修行相呼應,突顯出詩人對自然與修行的融合的追求。
接著,詩人描繪了山上的僧人,他們坐禪時自由自在,想坐就坐,想起就起。這種隨緣自在的態度體現了僧人對于內心平靜和超越世俗的追求。詩人強調這些僧人絕不會在這個空間中引起紛爭,意味著他們能夠保持內心的寧靜,不會被外界的紛擾所動搖。
最后兩句"諸人若不散去,照雇劈脊拄杖"則是詩人對那些不愿離去的人的威懾和警告。這里的"諸人"可能指的是那些無法理解僧人境界、干擾僧人修行的人。詩人以威嚴的口吻表示,如果這些人不愿意離開,僧人會用拄杖將他們趕走,以保持修行的安寧和寧靜。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述了僧人坐禪的場景和心境,表達了追求寧靜和自在的精神意境。它通過對自然與修行的融合、坐禪的自由與無為、以及對于內心安寧的堅守,展現了佛教思想中追求超脫塵俗、達到內心平靜的理念。同時,最后兩句也凸顯了對于內心寧靜的堅守,以及對于外界干擾的排斥。該詩以簡練的文字傳遞了深遠的意境,呼應了佛教禪修的境界和理念。
“要起便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sān shí liù shǒu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héng yī zhàng, shù yī zhàng.
橫一丈,豎一丈。
mǎn shì fēng shēng, bàn chuāng yuè shàng.
滿室風生,半窗月上。
shān sēng yào zuò biàn zuò, yào qǐ biàn qǐ,
山僧要坐便坐,要起便起,
zhōng bù xiàng zhè lǐ wú fēng qǐ làng.
終不向這里無風起浪。
zhū rén ruò bù sàn qù,
諸人若不散去,
zhào gù pī jí zhǔ zhàng.
照雇劈脊拄杖。
“要起便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