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岸舟航今已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到岸舟航今已棄”全詩
涉險始知塵海闊,道窮轉見死生輕。
暫依水月光明住,偶向琉璃寶地行。
到岸舟航今已棄,上方鐘鼓為誰鳴?
分類:
《丙申二月抵廣州寓海珠寺》憨山大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丙申二月抵廣州寓海珠寺》是明代憨山大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涯歷盡尚遐征,
百粵風煙不計程。
涉險始知塵海闊,
道窮轉見死生輕。
暫依水月光明住,
偶向琉璃寶地行。
到岸舟航今已棄,
上方鐘鼓為誰鳴?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憨山大師旅行廣州途中抵達海珠寺的情景。詩人經過了漫長的旅途,感嘆人生的輾轉離別。無論歷經多少風雨,無論行程多么遙遠,他都心懷寬廣,不計較所經歷的艱險。當道路走到盡頭,他意識到塵世的遼闊和生死的輕盈。在海珠寺,他暫時棲身,享受著水面上月光的照耀,偶爾也會到琉璃寶地中游覽。然而,他的船只已經被拋棄在岸邊,而那些在上方的鐘鼓究竟為何人而鳴響呢?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旅行經歷的思考和感悟。詩人通過描述自己漫長的旅途,展現了對歷盡艱險后依然心懷寬廣的心態。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到盡頭時,對塵世的廣闊和生死的輕盈有了更深的體悟。詩人在海珠寺中找到片刻的安寧,享受著水月的明亮,也偶爾探索琉璃寶地的奇妙。然而,詩末的問句"上方鐘鼓為誰鳴?"給人以思考的余地,暗示了生命的無常和人世間的未解之謎。
整首詩詞通過對旅行、道路、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時,通過詩人對琉璃寶地和上方鐘鼓的描寫,給予讀者一種遐想和思考的空間,引導人們思考生命的意義和人世間的奧秘。
“到岸舟航今已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ǐng shēn èr yuè dǐ guǎng zhōu yù hǎi zhū sì
丙申二月抵廣州寓海珠寺
tiān yá lì jìn shàng xiá zhēng, bǎi yuè fēng yān bù jì chéng.
天涯歷盡尚遐征,百粵風煙不計程。
shè xiǎn shǐ zhī chén hǎi kuò, dào qióng zhuǎn jiàn sǐ shēng qīng.
涉險始知塵海闊,道窮轉見死生輕。
zàn yī shuǐ yuè guāng míng zhù, ǒu xiàng liú lí bǎo dì xíng.
暫依水月光明住,偶向琉璃寶地行。
dào àn zhōu háng jīn yǐ qì, shàng fāng zhōng gǔ wèi shuí míng?
到岸舟航今已棄,上方鐘鼓為誰鳴?
“到岸舟航今已棄”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