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岸射潮無勁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隘岸射潮無勁弩”全詩
隘岸射潮無勁弩,高天貫月有枯槎。
募軍可按馮唐籍,解陣空吹越石笳。
最惜吳淞春水弱,晚紅漂盡細林花。
分類:
作者簡介(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學家、畫家。字梅伯,號復莊,又號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復翁、復道人、野橋、東海生等,浙江鎮海(今寧波北侖)人。道光舉人,以著作教授終身。治學廣涉經史、地理、釋道、戲曲、小說。工詩畫,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樂考證》、《大梅山館集》、《疏影樓詞》。
《哀江南詩五疊秋興韻八章》姚燮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哀江南詩五疊秋興韻八章》是清代姚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颶風卷纛七星斜,
白發元戎誤歲華。
隘岸射潮無勁弩,
高天貫月有枯槎。
募軍可按馮唐籍,
解陣空吹越石笳。
最惜吳淞春水弱,
晚紅漂盡細林花。
中文譯文:
狂風卷起帷幔七星斜,
白發元戎悲嘆歲華。
狹岸射潮無力弩,
高天貫月有枯槎。
征募士兵可依循馮唐籍,
解散敵陣只能空吹越石笳。
最令人遺憾的是吳淞春水的衰弱,
晚霞逐漸消散,細林花朵凋零。
詩意:
這首詩以江南為背景,抒發了作者對江南的哀思之情。詩中描繪了颶風卷起七星斜的景象,暗示著風雨飄搖的江南。白發元戎指的是年邁的將領,感嘆時光的流逝和戰事的消磨。隘岸射潮無勁弩,高天貫月有枯槎,表達了江南地勢狹窄、無法抵御外敵的無奈。詩中提到馮唐籍,指的是馮唐詩集中的士兵征募詩篇,暗示著通過征兵解決江南防御問題的希望渺茫。解陣空吹越石笳,表示即使解散敵軍也只能是空談,無法實現。最后,詩人表達了對吳淞春水逐漸衰弱以及晚霞消散、細林花朵凋零的遺憾之情。
賞析:
《哀江南詩五疊秋興韻八章》以悲愴的筆調描繪了江南的凄美景象。通過自然景觀和典故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江南境遇的痛心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颶風、七星、白發元戎、隘岸射潮、高天貫月等,使詩詞充滿了動感和意境。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摹出江南的衰敗和悲涼,以及對美好事物逝去的無奈和遺憾之情。整首詩行井然有序,抑揚頓挫,既展現了江南的壯麗景色,又表達了作者對江南的思念和憂傷。這首詩詞以其深情痛切的表達方式,引發讀者對江南的共鳴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
“隘岸射潮無勁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āi jiāng nán shī wǔ dié qiū xìng yùn bā zhāng
哀江南詩五疊秋興韻八章
jù fēng juǎn dào qī xīng xié, bái fà yuán róng wù suì huá.
颶風卷纛七星斜,白發元戎誤歲華。
ài àn shè cháo wú jìn nǔ, gāo tiān guàn yuè yǒu kū chá.
隘岸射潮無勁弩,高天貫月有枯槎。
mù jūn kě àn féng táng jí, jiě zhèn kōng chuī yuè shí jiā.
募軍可按馮唐籍,解陣空吹越石笳。
zuì xī wú sōng chūn shuǐ ruò, wǎn hóng piào jǐn xì lín huā.
最惜吳淞春水弱,晚紅漂盡細林花。
“隘岸射潮無勁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