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后山前白菜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后山前白菜花”全詩
莫向杜鵑啼處宿,楚鄉寒食客思家。
分類:
作者簡介(曹豳)
曹豳(bīn)(1170-1249)字西士,號東畝,一作東猷,溫州瑞安(今屬浙江 )人。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安吉州教授,調重慶府司法參軍,改知建昌。紹定六年(1233 ),擢秘書丞 ,兼倉部郎官。端平元年(1234 ),除浙西提舉常平,移浙東提點刑獄。嘉熙初,召為左司諫。與王萬、郭磊卿、徐清叟俱負直聲,時號“嘉熙四諫”。嘉熙三年(1239),知福州,以禮部侍郎召,為臺臣所沮,遂守寶章閣待制致仕。淳祐九年卒,年八十,謚文恭 。劉克莊為撰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四),《宋史》附《曹叔遠傳》。《全宋詞》輯其詞二首。
《題括蒼馮公嶺二首》曹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括蒼馮公嶺二首》是宋代曹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村南村北梧桐樹,
山后山前白菜花。
莫向杜鵑啼處宿,
楚鄉寒食客思家。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寒食節的景象。在村莊的南北,到處都是郁郁蔥蔥的梧桐樹,山的后面和前面都開滿了潔白的白菜花。詩人叮囑道,不要在杜鵑鳥啼叫的地方過夜,因為那里會讓客人思念家鄉更加深切。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農村寒食節的景色,表達了人們對家鄉的思念之情。首先,詩人以梧桐樹和白菜花作為景物描寫,通過對自然界的描繪,展示了豐收的農村景象,給人一種安寧祥和的感覺。然后,詩人以杜鵑鳥的啼叫為線索,暗示了杜鵑鳥是離鄉客人的象征。他告誡人們不要在杜鵑鳥啼叫的地方過夜,意味著離鄉客人不應該在陌生的地方停留,而應該盡快回到自己的家鄉。最后,詩人通過“楚鄉寒食客思家”這句深情的抒懷,表達了離鄉客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離鄉客人對家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以及對安定和平的向往。
這首詩詞描繪了農村寒食節的景色,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和離鄉客人的情感表達,展示了詩人對家鄉的深情思念。它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隱喻手法的運用,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讓讀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離鄉客人對家鄉的思鄉之情。整首詩詞情感真摯,富有詩意,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山后山前白菜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kuò cāng féng gōng lǐng èr shǒu
題括蒼馮公嶺二首
cūn nán cūn běi wú tóng shù, shān hòu shān qián bái cài huā.
村南村北梧桐樹,山后山前白菜花。
mò xiàng dù juān tí chù sù, chǔ xiāng hán shí kè sī jiā.
莫向杜鵑啼處宿,楚鄉寒食客思家。
“山后山前白菜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