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欲織江頭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風欲織江頭錦”全詩
西風欲織江頭錦,催染秋林葉葉紅。
分類:
作者簡介(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萬,號菊磵(古同“澗”),余姚(今屬浙江)人。游蕩江湖,布衣終身。是江南詩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稱。高翥少有奇志,不屑舉業,以布衣終身。他游蕩江湖,專力于詩,畫亦極為出名。晚年貧困潦倒,無一椽半畝,在上林湖畔搭了個簡陋的草屋,小僅容身,自署“信天巢”。72歲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與湖山長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秋日》高翥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
旋買扁舟載一翁,
片帆吹下夕陽東。
西風欲織江頭錦,
催染秋林葉葉紅。
中文譯文:
買下小船載著一位老人,
獨帆在夕陽下向東飄蕩。
西風漸漸編織江頭的彩錦,
催促秋林的葉子變得紅透。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日的景象。詩人買了一艘小船,載著一位老人,隨著夕陽的西下,他們向東方航行。西風吹拂著江頭的樹葉,漸漸地將它們染成了紅色,仿佛編織了一幅美麗的彩錦。整首詩透露出秋天的寧靜與美麗。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秋天的景象,通過船、夕陽、西風和紅葉等意象,展現了秋日的美麗和獨特的氛圍。詩中的扁舟和片帆暗示著詩人的安詳和舒適,與自然相融合。夕陽的描述表達了時光的流逝和秋日的溫暖色調。西風編織江頭的彩錦是一個富有想象力的形象,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最后,紅葉催染秋林,將秋天的氛圍推向高潮。整首詩以簡練的筆觸勾勒出了秋天的景色,給讀者帶來一種寧靜、舒適和美好的感受。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感悟。秋天作為一個季節,往往給人以深沉、寧靜的感覺。詩人通過船和夕陽的意象,將自然景色與人生相聯系,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的思考。同時,紅葉的描繪也暗示了秋天的豐收和變化,給人以希望和喜悅的情感。整首詩以簡短的篇幅傳遞了豐富的意境,展示了詩人對秋天的敏銳觀察和獨特的感受力。
“西風欲織江頭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秋日
xuán mǎi piān zhōu zài yī wēng, piàn fān chuī xià xī yáng dōng.
旋買扁舟載一翁,片帆吹下夕陽東。
xī fēng yù zhī jiāng tóu jǐn, cuī rǎn qiū lín yè yè hóng.
西風欲織江頭錦,催染秋林葉葉紅。
“西風欲織江頭錦”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