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漂泊照吾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年漂泊照吾歸”全詩
但取見時增意思,莫嫌生處太卑微。
月明敢向星中亂,天黑偏能雨里飛。
今日分明知我去,何年漂泊照吾歸。
分類:
作者簡介(張舜民)

張舜民 生卒年不詳,北宋文學家、畫家。字蕓叟,自號浮休居士,又號矴齋。邠州(今陜西彬縣)人。詩人陳師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進士,為襄樂令。元豐中,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文字。元祐初做過監察御史。為人剛直敢言。徽宗時升任右諫議大夫,任職七天,言事達60章,不久以龍圖閣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黨爭事,牽連治罪,被貶為楚州團練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過集賢殿修撰。
《螢》張舜民 翻譯、賞析和詩意
《螢》是宋代詩人張舜民創作的一首詩,描寫螢火蟲的形態和活動,寓意著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中文譯文:
江邊的螢火蟲,一直在發著亮光,
即使在黑夜中也能照亮穿簾人的衣。
看到它,讓人心中增添了許多意趣,
不要嫌它生活的地方太過卑微。
在明亮的月光下,它也能在星空中游蕩,
在黑暗的天空中,它卻能在雨中飛翔。
今天,我明明知道它已經離開了,
但我不知道何時它會回來,又或者是永遠飄泊。
詩意:
《螢》描繪了螢火蟲的形態和活動,把這些小小的生命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傳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悟。詩中所描繪的螢火蟲,雖然身處于夜晚的黑暗中,但它們卻能發出微弱的光芒,照亮了穿簾人的衣裳,給人帶來了意外的驚喜和喜悅。詩人通過這些微小而美好的事物,表達了對生命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
賞析:
《螢》這首詩描寫了螢火蟲的形態和活動,以及它們給人帶來的意象和思考。詩人通過對螢火蟲的描繪,把微小的生命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表達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悟。詩人通過螢火蟲的微弱光芒,寓意著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意義。詩人在詩中反復強調螢火蟲身處夜晚的黑暗中,但它們卻能發出微弱的光芒,這種微小而美好的事物,引導著讀者去思考生命的意義以及人類與自然的關系。
總之,《螢》這首詩,通過對螢火蟲的描繪,把微小而美好的事物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表達了對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感悟,是一首充滿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何年漂泊照吾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íng
螢
jiāng gāo yíng huǒ gù huī huī, réng jiě chuān lián yè diǎn yī.
江皋螢火故煇煇,仍解穿簾夜點衣。
dàn qǔ jiàn shí zēng yì sī, mò xián shēng chù tài bēi wēi.
但取見時增意思,莫嫌生處太卑微。
yuè míng gǎn xiàng xīng zhōng luàn, tiān hēi piān néng yǔ lǐ fēi.
月明敢向星中亂,天黑偏能雨里飛。
jīn rì fēn míng zhī wǒ qù, hé nián piāo bó zhào wú guī.
今日分明知我去,何年漂泊照吾歸。
“何年漂泊照吾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