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玉壺春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正是玉壺春滿”全詩
兩顰淺。
羽髻云鬟低玉燕。
綠沈香底金鵝扇。
隱隱花枝輕顫。
當筵不放紅云轉。
正是玉壺春滿。
分類: 調笑
作者簡介(李呂)
李呂,字濱老,一字東老,邵武軍光澤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鑒。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于世。
《調笑令》李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調笑令·含怨》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李呂。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兩邊的眉毛微微蹙起,
羽髻盤在云鬟下,低垂著玉燕。
綠色的沈香底下是金鵝扇。
花枝微微顫動,隱隱約約。
宴席上不放紅云轉,
正是玉壺里春滿溢。
詩意:
這首詩以婦女的容貌和情感為主題,表達了女子含怨的心情。詩中描寫了女子的眉頭微微皺起,鬢發盤在頭頂上,垂下來形如玉燕。她手持金鵝扇,扇底是綠沈香。花枝微微顫動,仿佛隱約有情感的波動。在宴席上,她不敢流露出紅云般的喜悅轉變,因為她心中充滿了怨恨。然而,她的內心卻如玉壺一樣充滿了春天的喜悅和溫暖。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細膩的語言描繪了女子含怨的情感,展示了宋代女性的細膩和情感內斂。通過對女子容貌和儀態的描寫,詩人傳達了女子內心的情感和糾葛。她的眉頭微蹙、鬢發垂下,以及手持的金鵝扇,都顯示了她內心的不安和怨恨。然而,她又不敢在宴席上表露出自己的情感,只能含怨而過。最后兩句“當筵不放紅云轉。正是玉壺春滿。”則表達了她內心的喜悅和溫暖,雖然無法在外界展示,但在她的內心中卻充滿了春天的喜悅。
整首詩精煉而含蓄,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詩人成功地表達了女子內心的復雜情感。它展示了宋代女性的內斂和善于隱藏情感的特點,同時也傳達了女性在封建社會中受限的處境。這首詩在情感和意境上都給人以深思,是一首值得欣賞和品味的佳作。
“正是玉壺春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áo xiào lìng
調笑令
hán yuàn.
含怨。
liǎng pín qiǎn.
兩顰淺。
yǔ jì yún huán dī yù yàn.
羽髻云鬟低玉燕。
lǜ shěn xiāng dǐ jīn é shàn.
綠沈香底金鵝扇。
yǐn yǐn huā zhī qīng chàn.
隱隱花枝輕顫。
dāng yán bù fàng hóng yún zhuǎn.
當筵不放紅云轉。
zhèng shì yù hú chūn mǎn.
正是玉壺春滿。
“正是玉壺春滿”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