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柁搖搖坐不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錦柁搖搖坐不牢”全詩
靠著篷窗垂兩目,船頭船尾爛弓刀。
分類:
作者簡介(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云,亦自號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于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后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后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類稿》。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汪元量 翻譯、賞析和詩意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是宋代文人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太湖風卷浪頭高,
錦柁搖搖坐不牢。
靠著篷窗垂兩目,
船頭船尾爛弓刀。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在太湖上行船時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太湖上風勢猛烈,掀起的浪頭高高翻滾,使得船只不穩定,錦柁搖搖欲墜。作者坐在船上,靠在篷窗上,低垂著雙眼,感到眩暈和不適。船頭和船尾的弓刀已經腐朽破損,顯示出船只的年久失修。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太湖風浪的狂烈和船只的搖晃,展現了作者在船上的艱難境遇。詩中使用了形象生動的語言,如“太湖風卷浪頭高”和“錦柁搖搖坐不牢”,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強烈的風浪和船只的不穩定。同時,作者通過靠著篷窗垂兩目的描寫,表達了自己身處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到的眩暈和困擾。最后,船頭船尾的爛弓刀象征著船只的年久失修,進一步強調了船的破舊狀態。
這首詩詞雖然簡短,但通過生動的描繪展示了太湖上的艱苦環境和船只的破敗狀況,傳達了作者的感受和情緒。它反映了宋代江南地區水鄉的特點,同時也揭示了人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關系。這種寫景寫情的手法和對細節的關注,使得詩詞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錦柁搖搖坐不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zhōu gē jiǔ shí bā shǒu qí shí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
tài hú fēng juǎn làng tou gāo, jǐn duò yáo yáo zuò bù láo.
太湖風卷浪頭高,錦柁搖搖坐不牢。
kào zhe péng chuāng chuí liǎng mù, chuán tóu chuán wěi làn gōng dāo.
靠著篷窗垂兩目,船頭船尾爛弓刀。
“錦柁搖搖坐不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四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