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淺流難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淺流難溯”全詩
千山疊成嶂,萬水瀉為溪。
石淺流難溯,藤長險易躋。
誰憐問津者,歲晏此中迷。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游江西留別富陽裴、劉二少府》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江西留別富陽裴、劉二少府》
西上游江西,臨流恨解攜。
千山疊成嶂,萬水瀉為溪。
石淺流難溯,藤長險易躋。
誰憐問津者,歲晏此中迷。
中文譯文:
我向西游江西之地,站在河邊,恨與你們分離。
千山像峰巒連綿起伏,萬水形成小溪緩緩流動。
石頭淺淺似淺灘,水流渾濁難以逆行,而藤蔓卻長長地攀附,容易攀爬上去。
誰會關心那些苦于求學的人,年歲漸長而迷失在這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在江西旅游時與好友富陽裴、劉二少府告別的情景。詩人表達了對離別之情的感嘆和不舍之情。詩人將眼前的壯麗景色用比喻的手法展現在讀者面前,描繪出了江西美麗的山水風景。千山萬水的壯麗景色象征著江西的美麗自然風光,讓人賞心悅目。然而,詩人卻將自己的感嘆與不舍融入到描繪之中,顯示出自己內心的苦悶和不滿。詩人把自己比作石頭,表示自己在這片美景中無法安身立命,難以逆流而上。而藤蔓的出現則提醒了詩人,雖然環境困難,但只要努力攀爬,仍然可以獲得成功。最后,詩人表示對那些渴望求學的人的關心,認為他們會在江西這個迷人的地方迷失自己。通過這首詩,詩人抒發了自己感嘆離別之情和對求學者的關心之情,并展現了江西美麗的自然風景。
“石淺流難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jiāng xī liú bié fù yáng péi liú èr shào fǔ
游江西留別富陽裴、劉二少府
xī shàng yóu jiāng xī, lín liú hèn jiě xié.
西上游江西,臨流恨解攜。
qiān shān dié chéng zhàng, wàn shuǐ xiè wèi xī.
千山疊成嶂,萬水瀉為溪。
shí qiǎn liú nán sù, téng zhǎng xiǎn yì jī.
石淺流難溯,藤長險易躋。
shuí lián wèn jīn zhě, suì yàn cǐ zhōng mí.
誰憐問津者,歲晏此中迷。
“石淺流難溯”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