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有聲傳錦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流水有聲傳錦瑟”全詩
酒邊失口卻成歡。
空添別恨與眉端。
流水有聲傳錦瑟,行云無夢赴青鸞。
關河秋雨客窗寒。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張翥)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游蕩,后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后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浣溪沙》張翥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元代詩人張翥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數載相看欲話難。
酒邊失口卻成歡。
空添別恨與眉端。
流水有聲傳錦瑟,
行云無夢赴青鸞。
關河秋雨客窗寒。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離別和相思之情的描繪。詩人與他的親朋好友相聚一段時間后,要分別時卻難以開口說出想說的話。在飲酒的過程中,詩人在不經意間失言,卻讓氣氛變得愉快。然而,離別后只剩下了無盡的思念和眉間的愁容。流水傳來了如錦瑟般的聲音,而行云卻沒有夢想般地飛往遠方。在關河之地,秋雨下個不停,客舍中的窗戶感到了寒冷。
賞析:
《浣溪沙》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離別和思念之情。作者通過對話語的難以開口和飲酒的情節,生動地表現了離別前的尷尬和分別后的思念之情。詩中的流水和行云被巧妙地運用,傳遞出作者內心的感受。流水傳來的聲音如同古代的錦瑟,使人聯想到美好的曲調和悠揚的樂聲,而行云則與青鸞(神話中的仙鳥)相對應,表達了追求理想和追求自由的愿望。最后,關河中的秋雨和寒冷的窗戶為詩詞增添了一絲憂傷和凄涼的氣氛。
整首詩詞以對比的手法展現了離別與思念的情感,通過簡潔而精準的語言描繪了人情世故和內心的感受。這種情感的交織和反差使得詩詞更加生動和深入人心。同時,詩人選用了流水、行云、關河等自然景物作為意象,與人物情感相呼應,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感染力。
“流水有聲傳錦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shù zài xiāng kàn yù huà nán.
數載相看欲話難。
jiǔ biān shī kǒu què chéng huān.
酒邊失口卻成歡。
kōng tiān bié hèn yǔ méi duān.
空添別恨與眉端。
liú shuǐ yǒu shēng chuán jǐn sè, xíng yún wú mèng fù qīng luán.
流水有聲傳錦瑟,行云無夢赴青鸞。
guān hé qiū yǔ kè chuāng hán.
關河秋雨客窗寒。
“流水有聲傳錦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