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曾對掖門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退朝曾對掖門松”全詩
有酒每邀東省月,退朝曾對掖門松。
十年放逐同梁苑,中夜悲歌泣孝宗。
老體幸強黃犢健,柳吟花醉莫辭從。
分類:
作者簡介(李夢陽)

李夢陽(1472-1530),字獻吉,號空同,漢族,慶陽府安化縣(今甘肅省慶城縣)人,遷居開封,工書法,得顏真卿筆法,精于古文詞,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復古,《自書詩》師法顏真卿,結體方整嚴謹,不拘泥規矩法度,學卷氣濃厚。明代中期文學家,復古派前七子的領袖人物。
《限韻贈黃子》李夢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限韻贈黃子》
禁垣春日紫煙重,
子昔為云我作龍。
有酒每邀東省月,
退朝曾對掖門松。
十年放逐同梁苑,
中夜悲歌泣孝宗。
老體幸強黃犢健,
柳吟花醉莫辭從。
詩詞的中文譯文:
禁垣春日紫煙重,
禁宮墻內春日的紫色煙霧厚重,
子昔為云我作龍。
你過去是云,我成為龍。
有酒每邀東省月,
每當有酒時,我常邀請東方明月來共飲,
退朝曾對掖門松。
退朝時曾和宮門旁的松樹對話。
十年放逐同梁苑,
十年間被放逐在同梁苑,
中夜悲歌泣孝宗。
在午夜時分悲歌哭泣著為孝宗。
老體幸強黃犢健,
盡管年事已高身體仍然強健,像年輕的黃牛一樣,
柳吟花醉莫辭從。
柳樹吟唱,花兒醉了,不必推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明代李夢陽的作品,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身世起伏和處境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通過描繪春日禁宮墻內的紫煙重,表現了禁垣中的寂寞和封閉感。作者自比為云,而黃子則象征著龍,抒發了自己在逆境中的無奈和渴望得到認可的心情。
詩中提到作者常邀請東方明月來共飲,表現了作者內心對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退朝時曾和掖門旁的松樹對話,表明作者尋求心靈的慰藉和寄托。十年的放逐生活使作者對自己的遭遇感到悲傷,他在午夜時分悲歌哭泣,表達了對孝宗的忠誠和對境遇的無奈。
然而,盡管年事已高,作者依然幸運地保持著身體的健康,他以黃牛的形象形容自己,表現了自己的堅韌和頑強。最后,柳樹吟唱,花兒醉了,作者呼喚著身邊的景物,表示自己不再推辭,將隨遇而安,享受眼前的美好。
整首詩流露出明代時期士人在政治和社會動蕩中的心緒和情感,通過對禁宮和自身處境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由、溫暖和寧靜的渴望,同時也折射出了對時代變遷的思考和對個人命運的感慨。
“退朝曾對掖門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n yùn zèng huáng zǐ
限韻贈黃子
jìn yuán chūn rì zǐ yān zhòng, zi xī wèi yún wǒ zuò lóng.
禁垣春日紫煙重,子昔為云我作龍。
yǒu jiǔ měi yāo dōng shěng yuè, tuì cháo céng duì yè mén sōng.
有酒每邀東省月,退朝曾對掖門松。
shí nián fàng zhú tóng liáng yuàn, zhōng yè bēi gē qì xiào zōng.
十年放逐同梁苑,中夜悲歌泣孝宗。
lǎo tǐ xìng qiáng huáng dú jiàn, liǔ yín huā zuì mò cí cóng.
老體幸強黃犢健,柳吟花醉莫辭從。
“退朝曾對掖門松”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