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纓可奈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塵纓可奈何”全詩
海曠知天盡,山空見月多。
鶴歸僧自老,松偃客重過。
便欲依禪寂,塵纓可奈何。
分類:
《宿云門寺》林鴻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云門寺》是明代詩人林鴻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龍宮臨水國,
鳥道入煙蘿。
海曠知天盡,
山空見月多。
鶴歸僧自老,
松偃客重過。
便欲依禪寂,
塵纓可奈何。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寺廟的景色和其中的禪修氛圍。云門寺位于山水之間,仿佛是一座龍宮,靜靜地倚立在水上。道路彎曲如鳥兒的飛行線路,穿過藍色的煙霧和藤蔓。海闊天空,讓人感受到無限廣闊的天地。山巒之間月亮的出現頻繁,給人以美麗而安寧的感覺。一只鶴飛回寺廟,寺廟中的僧人已經年老,這是他們的家。一位客人再次來到這里,看到了倒伏的松樹。詩人表示自己渴望依附于寂靜的禪修境界,但紛擾的塵世很難避免。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文環境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寧靜和超脫塵世的向往。詩人通過描繪云門寺的山水景色,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寧靜,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俗的氛圍。詩中的山、水、月等自然景物都象征著純凈和寧靜,與禪修的境界相呼應。鶴歸寺廟和松偃客重過的描寫,表達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寺廟成為修行者的歸宿。詩人內心的向往和矛盾也體現在最后兩句詩中,他渴望追求禪修的寧靜,但紛擾的塵世使他無法輕易擺脫。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文環境的描繪,以及對內心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超脫塵世和禪修境界的向往,同時也展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
“塵纓可奈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yún mén sì
宿云門寺
lóng gōng lín shuǐ guó, niǎo dào rù yān luó.
龍宮臨水國,鳥道入煙蘿。
hǎi kuàng zhī tiān jǐn, shān kōng jiàn yuè duō.
海曠知天盡,山空見月多。
hè guī sēng zì lǎo, sōng yǎn kè zhòng guò.
鶴歸僧自老,松偃客重過。
biàn yù yī chán jì, chén yīng kě nài hé.
便欲依禪寂,塵纓可奈何。
“塵纓可奈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