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江頭半掩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出江頭半掩門”全詩
夜深忽聽巴渝曲,起剔殘燈酒尚溫。
分類: 竹枝
《竹枝詞十二首》王叔承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竹枝詞十二首》是明代作家王叔承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月亮升起在江頭,門只半掩,我等待著心愛的人,可是他還沒有到來,天色漸漸黃昏。
深夜里,突然聽到了巴渝地區的音樂聲,我起身吹滅殘留的燈火,酒仍然是溫熱的。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女子在月亮升起的江邊等待心愛的人,但時間一直過去,天色漸漸暗下來。深夜里,她突然聽到了巴渝地區的音樂聲,于是她起身吹滅燈火,酒仍然是溫熱的。這首詩表達了等待的焦急和心情的起伏,以及在孤寂中追求一種情感寄托的渴望。
賞析:
1. 王叔承通過描寫月亮升起和門半掩的景象,巧妙地營造了一種詩情畫意的氛圍,給人以淡雅的感覺。
2. 詩詞中的"待郎不至又黃昏"表現了等待者的焦慮和失望,增加了情感的層次,使人對等待者的心情產生共鳴。
3. "巴渝曲"的出現,為詩中帶來了一絲突破現實的浪漫和激情。這種音樂的突然出現,讓人感受到了一種突如其來的驚喜和希望。
4. "起剔殘燈酒尚溫"揭示了等待者的決絕和堅持,她為了追求內心的夢想,毅然而然地改變了現狀。
5. 整首詩詞通過對時間、音樂和燈火的描寫,將等待者的內心世界與外在環境相結合,展現了一種寂寞、渴望和追求的情感。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表達了等待者內心的情感起伏和對幸福的渴望。通過對時間、音樂和燈火的運用,詩人創造了一種獨特的詩意,使詩詞具有美感和思考的價值。
“月出江頭半掩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ú zhī cí shí èr shǒu
竹枝詞十二首
yuè chū jiāng tóu bàn yǎn mén, dài láng bù zhì yòu huáng hūn.
月出江頭半掩門,待郎不至又黃昏。
yè shēn hū tīng bā yú qū, qǐ tī cán dēng jiǔ shàng wēn.
夜深忽聽巴渝曲,起剔殘燈酒尚溫。
“月出江頭半掩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