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絕勝人人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行絕勝人人羨”全詩
巖嶺僧井通江水,門外商帆落海風。
盡日揮弦無一事,平時推轂有諸公。
此行絕勝人人羨,莫恨猶懷五兩銅。
分類:
作者簡介(謝絳)
謝絳(994或995——1039)字希深,浙江富陽人,謝濤子。
《送馀姚知縣陳最寺丞》謝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余姚知縣陳最寺丞》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謝絳。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稍過山陰接甬東,
正當兩國畫屏中。
巖嶺僧井通江水,
門外商帆落海風。
盡日揮弦無一事,
平時推軛有諸公。
此行絕勝人人羨,
莫恨猶懷五兩銅。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謝絳送別余姚知縣陳最寺丞的場景。詩人在山陰稍作停留,接著就要繼續向東前行。他感嘆這里的景色如同兩幅國畫的屏風一樣美麗。山上的巖嶺和僧人的井都與江水相通,門外的商船在海風中飄搖。整天彈琴無事可做,平日里推動政務車輪的諸公也在這里。這次行程非常出色,人人都會羨慕,不要因為只帶了五兩銅錢而心懷不滿。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動,展示了宋代時的官員生活和旅行經歷。詩人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他的情感和觀察,同時也展示了他對自然景色和人情風物的敏銳洞察力。
首先,詩中的山陰和甬東是具體的地名,通過稍過山陰、接甬東的描寫,給人一種旅途的感覺,使讀者能夠共鳴和想象。詩人將這一景色比作兩幅國畫的屏風,凸顯了其美麗和壯觀之處。
其次,詩中描繪了巖嶺和僧人的井與江水相通,以及門外商船在海風中飄搖的景象,增添了自然景色的變化和活力。這些描寫也暗示了自然與人類活動的交融,展示了山水之間的和諧。
詩人以自省的態度寫道,整天彈琴卻無事可做,平日里推動政務車輪的諸公也在這里。這種對官員生活的描繪,呈現了當時官員們的閑適和忙碌的對比,以及詩人自己的獨特體驗。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這次旅行的滿足和自豪之情。他說這次行程絕勝,人人都會羨慕,不要因為只帶了五兩銅錢而心懷不滿。這表明詩人對自己的旅行感到滿意,同時也暗示了他對物質財富的看法,認為無論財富多少,內心的滿足才是最重要的。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動,通過對旅行經歷的描寫,展示了詩人的感悟和對官員生活的思考,同時也傳遞了一種對內心滿足和珍惜人生的態度。
“此行絕勝人人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ú yáo zhī xiàn chén zuì sì chéng
送馀姚知縣陳最寺丞
shāo guò shān yīn jiē yǒng dōng, zhèng dāng liǎng guó huà píng zhōng.
稍過山陰接甬東,正當兩國畫屏中。
yán lǐng sēng jǐng tōng jiāng shuǐ, mén wài shāng fān luò hǎi fēng.
巖嶺僧井通江水,門外商帆落海風。
jǐn rì huī xián wú yī shì, píng shí tuī gǔ yǒu zhū gōng.
盡日揮弦無一事,平時推轂有諸公。
cǐ xíng jué shèng rén rén xiàn, mò hèn yóu huái wǔ liǎng tóng.
此行絕勝人人羨,莫恨猶懷五兩銅。
“此行絕勝人人羨”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