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向城南疑澤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偶向城南疑澤國”全詩
偶向城南疑澤國,夾川垂柳帶僧居。
分類:
《城南雜題》劉敞 翻譯、賞析和詩意
《城南雜題》是宋代文學家劉敞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南方風光的喜愛以及他在京城南部的感受和體驗。
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早時風景愛東吳,
一到京師興益疏。
偶向城南疑澤國,
夾川垂柳帶僧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東吳地區早年風景的喜愛,并通過與京城南部的對比,展示了他在京師所感受到的宜人環境。
首先,作者提到自己早年鐘愛東吳的風景。東吳是古代中國一個富饒美麗的地方,以其秀麗的山水和繁華的文化而聞名。這句表達了作者對故鄉風景的喜愛和珍惜。
接著,作者描述了他一到京師(即首都)后的心情變化。在京師,他發現城市的繁華和喧囂使得他逐漸變得疏離和冷漠。這里的“興益疏”意味著他對京師的興趣和情感的疏離。
然后,作者偶然來到城南,他對這個地方產生了疑問,認為這里有一種類似于澤國(古代傳說中的仙境)的感覺。這里的“疑澤國”表達了作者對城南環境的驚嘆和懷疑,暗示了它的美麗而超然的氛圍。
最后兩句描述了城南的景色,有夾川(兩岸有河流環繞的地方)和垂柳(柳樹的枝條垂下)的景象,還有僧人居住其中。這里的景色充滿著寧靜和寂靜,與忙碌的京師形成鮮明對比。通過這種對比,作者傳達了他對城南環境的喜愛和向往。
總體而言,劉敞的《城南雜題》通過對東吳和京師南部環境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南方風景的喜愛和對繁華都市生活的反思。詩中運用了對比和意象,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以及對現實生活的失望。這首詩詞既有現實主義的描寫,又有對理想化境界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感慨和思考。
“偶向城南疑澤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g nán zá tí
城南雜題
zǎo shí fēng jǐng ài dōng wú, yí dào jīng shī xìng yì shū.
早時風景愛東吳,一到京師興益疏。
ǒu xiàng chéng nán yí zé guó, jiā chuān chuí liǔ dài sēng jū.
偶向城南疑澤國,夾川垂柳帶僧居。
“偶向城南疑澤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