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勿久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中勿久淹”全詩
歸人須早去,稚子望陶潛。
分類: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贈王九》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贈王九》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王九的贈言,勸他不要在山中逗留太久,及時回家,同時寄望王九的兒子能像陶淵明一樣有志向。
譯文:
日暮田家遠,
夕陽西下,田園家宅漸行遠。
山中勿久淹。
山中逗留的時間不要太長。
歸人須早去,
回家的人應該早點動身,前去。
稚子望陶潛。
稚子(年幼的孩子)向陶淵明望去。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夕陽下遠離熙熙攘攘城市的田園家宅,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王九的勸告。詩人希望王九不要在山中逗留太久,及時回家,向陶淵明學習。這里的陶淵明被認為是一個品德高尚、追求自由的人物,孟浩然將他置于兒子的期望之中。
賞析:
這首詩通過短短的四句話,表達了詩人的意愿。他希望朋友不要沉迷于山中的美景,而是放下牽掛及時回家,同時也希望這位朋友的兒子能夠像陶淵明一樣有追求和理想。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和家居田園為背景,呈現了一種閑適、寧靜的氛圍。通過山中勿久淹和歸人須早去的叮囑,表達了對生活的洞察和對心靈自由的向往。詩人以此向朋友致以祝福和期望,賦予了這首詩詞深刻的人生意義和情感內涵。
“山中勿久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wáng jiǔ
贈王九
rì mù tián jiā yuǎn, shān zhōng wù jiǔ yān.
日暮田家遠,山中勿久淹。
guī rén xū zǎo qù, zhì zǐ wàng táo qián.
歸人須早去,稚子望陶潛。
“山中勿久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四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