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是戀弦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是戀弦歌”全詩
故園留不住,應是戀弦歌。
作者簡介(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張郎中梅園中》孟浩然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張郎中梅園中,朝代:唐代,作者:孟浩然,內容:綺席鋪蘭杜,珠盤折芰荷。故園留不住,應是戀弦歌。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孟浩然在梅園中與張郎中共賞梅花的情境。詩意流暢、簡潔而富有情感,透露出對故園難舍之情和對快樂時光的珍惜。
詩人以華麗珠玉的詞句,描述了綺麗的席子上鋪滿了鮮艷的蘭花和杜鵑花,盤中折放著青翠的芰荷。這一描繪營造了一個美麗、和諧的環境,凸顯出梅園的優雅與靜謐。
然而,詩人卻感到故園難以再停留下來,應該是因為對弦歌、歡樂時光的留戀。這里的"故園"可以理解為詩人的故鄉或舊時的快樂時光,而"戀弦歌"則指代歡樂的歌聲、音樂,象征著快樂而美好的時光。
整首詩通過細膩而簡約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故園的懷念和對快樂時光的珍惜之情。詩人不舍離開梅園,卻也意識到過去的美好時光已成為回憶,只能隨著歡樂的歌聲在心中回味。這種對過去的懷念與對未來的無限暢想交織在一起,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鳴。
中文譯文:
張郎中與我共賞梅花,
華麗的席子上鋪滿了蘭花和杜鵑花,
盤中折放著青翠的芰荷。
然而故園無法再挽留,
應該是因為我對歡樂時光的留戀。
詩意與賞析:這首詩通過富有意象和感情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故園的留戀和對快樂時光的珍惜之情。詩中展示了梅園的美麗與靜謐,同時也傳達了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整首詩的節奏流暢,情感真摯,給人以思考與共鳴,將讀者帶入作者內心的情感世界中。
“應是戀弦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ng láng zhōng méi yuán zhōng
張郎中梅園中
qǐ xí pù lán dù, zhū pán zhé jì hé.
綺席鋪蘭杜,珠盤折芰荷。
gù yuán liú bú zhù, yìng shì liàn xián gē.
故園留不住,應是戀弦歌。
“應是戀弦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