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陰松下遠來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陰陰松下遠來僧”全詩
復復隴頭歸去雁,陰陰松下遠來僧。
風吹寒水光成疊,木落重巒碧有稜。
行到湖邊歸興盡,畫橋臨水與誰憑。
分類:
《宿普圓寺二首》趙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普圓寺二首》是宋代趙企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仙巾鶴氅與云輕,
晚出巖梯最上層。
復復隴頭歸去雁,
陰陰松下遠來僧。
風吹寒水光成疊,
木落重巒碧有稜。
行到湖邊歸興盡,
畫橋臨水與誰憑。
譯文:
仙巾和鶴氅輕飄揚,
晚上離開巖梯最高層。
一群又一群的雁回歸,
在陰暗的松樹下,遠方來了一位僧人。
風吹拂著寒冷的水面,波光閃爍,
樹木凋零,重重疊疊的峰巒蒼翠有棱角。
行至湖邊,心中的興致已盡,
畫橋依靠在水邊,不知是誰在憑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晚上離開普圓寺的巖梯,遠離塵囂,享受自然的寧靜。詩中通過描寫仙巾、鶴氅和云輕,表達了詩人超然世俗的心境,將自然界中輕盈、神秘的元素與人的精神境界相融合。
詩中提到的隴頭歸去的雁,以及松下遠來的僧人,增添了一絲寂靜和寧謐的氛圍。雁是秋天的象征,它們的歸來預示著季節的變遷和靜謐的時光。僧人的到來,更是給詩中的景象增添了一份寧靜和祥和,使得整個山林的意境更加深遠。
詩的后半部分以自然景觀為背景,描繪了風吹拂湖水的情景,以及凋零的樹木和峰巒的景象。這些描寫展示了山水的變幻與美感,同時也突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對比。行至湖邊的詩人感嘆自己的興致已盡,畫橋臨水,憑借者的身份不明,暗示了人與自然的交融與互動。
整首詩以細膩、幽靜的筆觸描繪了自然景物,結合人與自然的關系,展示了作者超脫塵俗的情懷和追求。趙企運用了精湛的描寫技巧和意象的烘托,使得詩意深沉而富有內涵,給人以靜謐、寧靜的美感。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自然和寧靜境界的向往,并通過與自然景物的對比,塑造了自己超然物外的心境。
“陰陰松下遠來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pǔ yuán sì èr shǒu
宿普圓寺二首
xiān jīn hè chǎng yǔ yún qīng, wǎn chū yán tī zuì shàng céng.
仙巾鶴氅與云輕,晚出巖梯最上層。
fù fù lǒng tóu guī qù yàn, yīn yīn sōng xià yuǎn lái sēng.
復復隴頭歸去雁,陰陰松下遠來僧。
fēng chuī hán shuǐ guāng chéng dié, mù luò zhòng luán bì yǒu léng.
風吹寒水光成疊,木落重巒碧有稜。
xíng dào hú biān guī xìng jìn, huà qiáo lín shuǐ yǔ shuí píng.
行到湖邊歸興盡,畫橋臨水與誰憑。
“陰陰松下遠來僧”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