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鄉關歸路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回首鄉關歸路難”全詩
轆轆車聲如水去。
白草黃沙。
月照孤村三兩家。
飛鴻過也。
萬結愁腸無晝夜。
漸近燕山。
回首鄉關歸路難。
分類: 木蘭花
作者簡介(蔣氏女)
蔣氏女,生卒年不詳,宜興(今江蘇縣名)人,一作浙西人。父興祖,為陽武(今河南原陽)縣令,靖康初,金兵圍城,抵抗而死,妻兒亦死難。韋居安謂:“其女為賊擄去,題字于雄州驛中,敘其本末,乃作《減字木蘭花》詞云......蔣令,浙西人,其女方笄,美顏色,能詩詞,鄉人皆能稱之。”
《減字木蘭花》蔣氏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減字木蘭花·朝云橫渡》
作者:蔣氏女
朝代:宋代
朝云橫渡。轆轆車聲如水去。
白草黃沙。月照孤村三兩家。
飛鴻過也。萬結愁腸無晝夜。
漸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難。
中文譯文:
朝霞如云橫跨天空,車輪聲如水一般遠去。
白色的草地,黃色的沙土,月亮照耀著孤寂的村莊。
飛翔的雁鴻也經過這里,千萬個憂愁糾結著心腸,日夜無休。
漸漸地靠近燕山,回首望故鄉的關口,歸路艱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朝云橫渡為開篇,描繪了早晨的美麗景色。詩人運用轆轆車聲如水的比喻,形容車輛行進的聲音宛如流水般遠去。白草黃沙的描繪展示了大地的質樸和淳樸之美。月亮照耀著孤寂的村莊,給人一種寧靜而寂寥的感覺。
詩中提到飛鴻經過,表達了離別和遷徙的主題。萬結愁腸無晝夜,形容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糾結,無法解脫。這種心情的描繪讓人感受到作者內心深處的痛苦和無奈。
隨著詩詞的發展,漸漸接近燕山,回首鄉關,歸路卻異常艱難。這里展示了作者離鄉背井的辛酸和思鄉之情。回望故鄉的關口,歸路難行,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眷戀和對歸途的無奈。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大自然的景物和運用比喻手法,表達了作者對離鄉之苦的悲涼和對歸鄉之路的無奈和困難。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蔣氏女對離鄉的痛楚和思鄉的情感,展示了宋代女性文人的才情和情感世界。
“回首鄉關歸路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減字木蘭花
zhāo yún héng dù.
朝云橫渡。
lù lù chē shēng rú shuǐ qù.
轆轆車聲如水去。
bái cǎo huáng shā.
白草黃沙。
yuè zhào gū cūn sān liǎng jiā.
月照孤村三兩家。
fēi hóng guò yě.
飛鴻過也。
wàn jié chóu cháng wú zhòu yè.
萬結愁腸無晝夜。
jiàn jìn yān shān.
漸近燕山。
huí shǒu xiāng guān guī lù nán.
回首鄉關歸路難。
“回首鄉關歸路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