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同芡實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甘同芡實把”全詩
入網旋烹鮮,逢蔬方小摘。
甘同芡實把,酸分石榴拆。
所欣情款親,豈問坐席窄。
巖草度幽香,退后金三尺。
風搖水光綠,照作杯中色。
沃此慷慨腸,看朱漸成碧。
我今非次公,醉甚狂不得。
眩眼既生花,蒼顛先墮幘。
假寐便尋夢,那知紅袖拍。
殘燭照歸時,分破三月白。
分類:
《即事》鄭剛中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即事》
新涼到郊墟,
秋水滿陵澤,
主人坐輕舸,
恰受二三客。
入網旋烹鮮,
逢蔬方小摘。
甘同芡實把,
酸分石榴拆。
所欣情款親,
豈問坐席窄。
巖草度幽香,
退后金三尺。
風搖水光綠,
照作杯中色。
沃此慷慨腸,
看朱漸成碧。
我今非次公,
醉甚狂不得。
眩眼既生花,
蒼顛先墮幘。
假寐便尋夢,
那知紅袖拍。
殘燭照歸時,
分破三月白。
譯文:
新涼抵達郊野,
秋水漫滿陵澤,
主人坐在輕舟上,
恰好接待兩三位客人。
入網旋烹美味佳肴,
遇到蔬菜方才摘取。
甘甜的芡實一起拿來,
酸澀的石榴分開剝開。
對于所喜歡的人,情感親近,
又怎會在意坐席的狹窄。
巖石和草木都透露著幽香,
金色的杯子退后三尺。
風吹動水面的綠色,
映照在杯中的顏色。
心胸寬廣如此豪情激蕩,
看著朱砂逐漸變成碧綠。
我今天并非是次公(指高官顯貴),
酒醉得太過瘋狂而無法自制。
眼睛迷離已經生出花朵,
年老的蒼顛先掉下冠帽。
假裝睡眠卻尋找夢境,
誰知道紅袖子拍打著。
殘燭照亮歸來的時候,
分散破碎三月的白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富有情趣的畫面,表現了詩人鄭剛中在一個秋日的郊外度過時光的情景。詩中展現了主人與客人共度時光的場景,以及他們品嘗美食、欣賞自然景觀的情景。
詩人用生動的形象描繪了秋日的郊外景色,如清涼的秋風、水面上的綠色、巖石和草木的幽香等。這些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寧靜,同時也突出了主人與客人共同欣賞自然景色的愉悅。
詩中還提到了主人與客人共享美食的場面,描述了船上烹飪新鮮食材的過程,以及品嘗芡實和石榴的味道。這些描寫增加了詩歌的情趣和生動感。
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自己的感受和情緒。他表示自己并非高官顯貴,卻沉醉于詩意和自然之中,不受世俗所束縛。他的眼睛迷離、心胸豪情激蕩,仿佛走入了夢境。最后,詩人提到殘燭照明歸來時分散破碎的白色,可能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
整首詩以寫景為主,展現了秋日郊外的美景和主人與客人共享時光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色和美食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享受。詩中還融入了詩人自身的情感和感受,呈現了一種豪情激蕩、超脫塵世的心境。
這首詩詞以其生動的描寫和情感的抒發,展現了宋代詩人鄭剛中獨特的藝術風格,同時也傳遞了對自然、生活和情感的深刻體驗。
“甘同芡實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shì
即事
xīn liáng dào jiāo xū, qiū shuǐ mǎn líng zé,
新涼到郊墟,秋水滿陵澤,
zhǔ rén zuò qīng gě, qià shòu èr sān kè.
主人坐輕舸,恰受二三客。
rù wǎng xuán pēng xiān, féng shū fāng xiǎo zhāi.
入網旋烹鮮,逢蔬方小摘。
gān tóng qiàn shí bǎ, suān fēn shí liú chāi.
甘同芡實把,酸分石榴拆。
suǒ xīn qíng kuǎn qīn, qǐ wèn zuò xí zhǎi.
所欣情款親,豈問坐席窄。
yán cǎo dù yōu xiāng, tuì hòu jīn sān chǐ.
巖草度幽香,退后金三尺。
fēng yáo shuǐ guāng lǜ, zhào zuò bēi zhōng sè.
風搖水光綠,照作杯中色。
wò cǐ kāng kǎi cháng, kàn zhū jiàn chéng bì.
沃此慷慨腸,看朱漸成碧。
wǒ jīn fēi cì gōng, zuì shén kuáng bù dé.
我今非次公,醉甚狂不得。
xuàn yǎn jì shēng huā, cāng diān xiān duò zé.
眩眼既生花,蒼顛先墮幘。
jiǎ mèi biàn xún mèng, nǎ zhī hóng xiù pāi.
假寐便尋夢,那知紅袖拍。
cán zhú zhào guī shí, fēn pò sān yuè bái.
殘燭照歸時,分破三月白。
“甘同芡實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