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鼓千村吹氣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簫鼓千村吹氣多”全詩
農桑四境豐年屢,簫鼓千村吹氣多。
分類:
《送葉寺》陳康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葉寺》是宋代詩人陳康伯的作品,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海國民皆興禮義,
潢池盜已息干戈。
農桑四境豐年屢,
簫鼓千村吹氣多。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和平繁榮的景象。全國各地的人民都遵守禮儀和道德,沒有戰爭的威脅。農田和蠶桑業蓬勃發展,每年都有豐收。各個村莊中傳來的簫鼓聲,象征著人們的歡樂和快樂。
賞析:
《送葉寺》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和諧繁榮的社會景象。詩人通過對社會各個方面的描寫,表達了對和平與繁榮的美好向往。
首先,詩中提到的海國民皆興禮義,表明整個國家的人民都遵守著禮儀和道德準則。這種社會風氣的良好,在宋代被廣泛弘揚和推崇,被視為社會穩定和繁榮的重要標志。
其次,詩中提到潢池盜已息干戈,意味著盜賊已經被平息,戰爭已經結束。這暗示了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人們可以安心生活和勞作,不再受到戰亂的困擾。
接著,詩中描述了農田和蠶桑業的繁榮景象,指出豐收已經變得司空見慣,年年有豐年。這反映了當時農業生產的興盛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也表達了詩人對于國家繁榮和人民安康的祝福。
最后,詩中提到簫鼓千村吹氣多,這里的簫鼓聲象征著人們的歡樂和快樂。村莊中傳來的音樂聲,是人們生活愉悅和幸福的象征。整首詩通過描繪社會各個方面的繁榮和和諧,表達了詩人對于和平、繁榮和幸福社會的向往和祝福。
總體而言,陳康伯的《送葉寺》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一個和平繁榮的社會景象,通過對不同方面的描寫,傳達了對和平、繁榮和幸福社會的美好向往。
“簫鼓千村吹氣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è sì
送葉寺
hǎi guó mín jiē xìng lǐ yì, huáng chí dào yǐ xī gān gē.
海國民皆興禮義,潢池盜已息干戈。
nóng sāng sì jìng fēng nián lǚ, xiāo gǔ qiān cūn chuī qì duō.
農桑四境豐年屢,簫鼓千村吹氣多。
“簫鼓千村吹氣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