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為荷葉分青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為荷葉分青綠”全詩
若為荷葉分青綠,一半紅妝半淡妝。
分類:
作者簡介(吳芾)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吳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是宋代文人吳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晚上登上碧云亭,眺望野塘,
蓮藕花散發清香。
若是將蓮葉分開,
一半呈現紅妝,一半淡雅。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夜晚登上碧云亭,俯瞰野塘的景象。野塘上開滿了蓮花,散發出清香。作者以蓮花為喻,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感慨。詩中提到將蓮葉分開,一半紅妝一半淡雅,可以理解為對人生的兩種不同境遇的描繪。紅妝象征繁華世界中的浮華和熱鬧,而淡妝則代表寧靜和淡泊的境界。作者似乎在詩中表達了對于人生的兩種選擇的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對蓮花和蓮葉的描繪,巧妙地表達了對紅塵世界的癡迷與拒絕的深刻感受。蓮花作為中國古代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常被用來比喻純潔和高尚的品質。通過將蓮葉分成紅妝和淡妝兩部分,作者意味深長地探討了人生的兩種選擇:繁華與寧靜、浮世與超脫。詩詞中的碧云亭作為詩意的背景,也增加了詩情畫意和意境的感受。
總之,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描繪蓮花和蓮葉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選擇的思考和對紅塵世界的矛盾感受。它展示了吳芾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對人生境界的關注,同時也引發人們對于追求繁華與安寧的思考。
“若為荷葉分青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dēng bì yún tíng gǎn huái sān shí shǒu
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
wǎn shàng wēi tíng kàn yě táng, ǒu huā wú shù sàn qīng xiāng.
晚上危亭瞰野塘,藕花無數散清香。
ruò wéi hé yè fēn qīng lǜ, yī bàn hóng zhuāng bàn dàn zhuāng.
若為荷葉分青綠,一半紅妝半淡妝。
“若為荷葉分青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