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豚須養秫須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雞豚須養秫須留”全詩
準擬明年大作社,雞豚須養秫須留。
分類:
作者簡介(曾協)
曾協(?-1173)字同季,號云莊。南豐(今屬江西省)人。南宋詩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孫。曾鞏之侄孫。宋紹興年間,舉進士不第,以蔭授長興、遷嵊縣丞,繼為鎮江、臨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撫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五四、 五五),終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詩文。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
《老農十首》曾協 翻譯、賞析和詩意
《老農十首》是宋代詩人曾協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歸牛將犢茅檐晚,
饑鳥窺人稻圃秋。
準擬明年大作社,
雞豚須養秫須留。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老農的生活場景和思考。詩人描述了夕陽下老農帶著牛犢回家,屋頂上的茅草檐晚霞映照,同時描繪了饑餓的鳥兒窺視著人們的稻田,秋天的景色。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決心,準備在明年建立一個大規模的農業合作社,同時養雞養豚、種植秫米。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農村生活的場景,展現了農民的辛勤勞動和對農業生產的思考。通過描寫老農帶著牛犢在夕陽下歸家的情景,詩人傳遞了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氛圍。茅檐晚霞的描繪則給人以溫暖的感覺,展示了農村的樸素和美好。饑鳥窺人的描寫則突顯了農民對于農田的關注和關愛,以及他們對豐收的期望。
詩詞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規劃和期盼。他提出準備在明年建立大規模的農業合作社,這體現了他對農業發展的思考和對農村經濟的改善的期望。同時,他強調了養雞養豚和種植秫米的重要性,這不僅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也是為了保護農田的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農民的生活場景和他們對農業的思考和期盼。它表達了對農民辛勤勞動的贊頌,同時展示了農村生活的美好和對未來的希望。
“雞豚須養秫須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ǎo nóng shí shǒu
老農十首
guī niú jiāng dú máo yán wǎn, jī niǎo kuī rén dào pǔ qiū.
歸牛將犢茅檐晚,饑鳥窺人稻圃秋。
zhǔn nǐ míng nián dà zuò shè, jī tún xū yǎng shú xū liú.
準擬明年大作社,雞豚須養秫須留。
“雞豚須養秫須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