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有殘檐點滴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有殘檐點滴聲”全詩
月明已在芭蕉上,猶有殘檐點滴聲。
分類:
《夏夜》張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夜》
恰則黃昏雨便晴,
青塘迤邐盡蛙鳴。
月明已在芭蕉上,
猶有殘檐點滴聲。
中文譯文:
夏夜恰好黃昏時,雨過天晴,
青色的池塘曲曲折折,蛙聲漸漸消失。
明亮的月光灑在芭蕉上,
仍然可以聽到殘存屋檐滴水的聲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夏夜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展現了作者對夏夜的感受和對自然的觀察。
首先,詩的開頭“恰則黃昏雨便晴”,表達了夏夜的變幻無常。黃昏時分,天空下起了雨,但很快雨水停歇,天空又恢復晴朗。這種恰到好處的變化增添了夏夜的詩意和趣味。
接著,“青塘迤邐盡蛙鳴”,描繪了夏夜青色的池塘和蛙鳴聲。青色代表著夜晚的寧靜與清幽,蛙鳴聲則是夏夜的特有聲音,給人帶來一種自然的韻律感。通過這種描寫,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祥和的夏夜場景。
詩的后半部分,“月明已在芭蕉上,猶有殘檐點滴聲”,通過描繪月亮和滴水聲,進一步加強了夏夜的意境。月亮懸掛在芭蕉上,照亮了周圍的環境,而殘存的滴水聲則增添了一絲生動和靜謐的氛圍。這種對細微之處的描寫,傳遞了詩人對夏夜微妙之美的感悟,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細致入微的觀察力和對自然的敏感。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夏夜的變幻、寧靜和美麗。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傳達了對夏夜細節的關注和感悟,以及對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讀者在賞析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夏夜的靜謐與美好,并通過詩人的筆觸與情感,與詩人一同領略夏夜的神韻。
“猶有殘檐點滴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yè
夏夜
qià zé huáng hūn yǔ biàn qíng, qīng táng yǐ lǐ jǐn wā míng.
恰則黃昏雨便晴,青塘迤邐盡蛙鳴。
yuè míng yǐ zài bā jiāo shàng, yóu yǒu cán yán diǎn dī shēng.
月明已在芭蕉上,猶有殘檐點滴聲。
“猶有殘檐點滴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