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占衡岳問歸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莫占衡岳問歸程”全詩
分類:
作者簡介(趙汝愚)

趙汝愚(1140--1196),字子直,饒州余干人,宋代漢恭憲王元佐七世孫。卒于宋寧宗慶元二年。宋建炎(1117—1130),遷居崇德縣洲錢(今桐鄉市洲泉鎮)。父應善,字彥遠,性孝悌,工詩翰,官至江南西路兵馬都監。早有大志。擢進士第一,簽書寧國事節度判官。召試職館,除秘書省正字。歷遷集英殿修撰,帥福建。紹熙二年,公元一一九一年召為吏部尚書。遷知樞密院事,辭不拜。孝宗卒,適光宗疾,不能執喪。汝愚遣韓侂胄以內禪意請于憲圣太后,奉嘉王即皇帝位,即喪次命朱熹待制經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進右丞相。
《句》趙汝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句》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趙汝愚。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句》中文譯文:
早晚扁舟會東下,
莫占衡岳問歸程。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渴望東下的心情和對歸程的思考。詩人表達了他早晚乘坐扁舟東下的愿望,并告誡他人不要占據衡岳(古代著名山峰之一)來問他回程的時間和歸途。
賞析:
這首詩情感深沉,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渴望和對歸程的思考。詩中的"早晚扁舟會東下"描繪了詩人渴望早日離開的心情,他希望能夠乘坐扁舟盡早東下。"莫占衡岳問歸程"則表達了詩人對他人的告誡,不要去占據衡岳來打聽他回程的時間和歸途。整首詩簡潔明了,通過簡單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歸途的思考。
此外,詩中的"衡岳"是指衡山,位于今湖南省衡陽市,是中國著名的名山之一,素有"南岳"之稱。詩人以衡岳作為隱喻,暗示了自己的離別之行和歸途的未知,同時也表達了對他人的勸誡,要讓他自由地前行,不受外界的干擾。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抒發了詩人內心對離別的渴望和對歸途的思考,展現了他積極向前的心態和對自由的追求。
“莫占衡岳問歸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句
zǎo wǎn piān zhōu huì dōng xià, mò zhàn héng yuè wèn guī chéng.
早晚扁舟會東下,莫占衡岳問歸程。
“莫占衡岳問歸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