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兩三胡蝶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天地兩三胡蝶夢”全詩
自篘白酒作重陽。
方壺老子莫凄涼。
天地兩三胡蝶夢,古今多少菊花香。
只將破帽送秋光。
分類: 浣溪沙
作者簡介(汪莘)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壺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浣溪沙》汪莘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浣溪沙》是宋代詩人汪莘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青年女子催人垂白的雙鬢如霜。自己攜帶著白酒過重陽節。老子(指老年人)拿著酒壺,不要凄涼。天地間有兩三只胡蝶在夢中飛舞,古今時代有多少菊花香。我只愿用破帽子送別秋光。
詩意:
這首詩詞以重陽節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和對歲月變遷的思索。詩中描繪了一個青年女子催人垂白的形象,暗示了時間的不可逆轉和人生的易逝。詩人自己帶著白酒過節,展現了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他希望老年人不要凄涼,保持愉快的心境。詩人引用胡蝶和菊花來象征古今的變遷和美好的事物。最后,詩人以送別秋光的方式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美好事物的珍惜。
賞析:
《浣溪沙》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詩人通過對青女催人兩鬢霜的描寫,生動地表達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短暫。同時,詩人以自己攜帶白酒過重陽的方式,表達了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對節日的熱愛。詩中的胡蝶和菊花象征了古今的變遷和美好的事物,突顯了時間的延續性和生命的脆弱性。最后,詩人以送別秋光的方式,通過簡約的表達方式展現了對時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珍惜之情。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寄托了詩人對生命的思考和對美好的追求。
“天地兩三胡蝶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qīng nǚ cuī rén liǎng bìn shuāng.
青女催人兩鬢霜。
zì chōu bái jiǔ zuò chóng yáng.
自篘白酒作重陽。
fāng hú lǎo zi mò qī liáng.
方壺老子莫凄涼。
tiān dì liǎng sān hú dié mèng, gǔ jīn duō shǎo jú huā xiāng.
天地兩三胡蝶夢,古今多少菊花香。
zhǐ jiāng pò mào sòng qiū guāng.
只將破帽送秋光。
“天地兩三胡蝶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